涼泉鄉:緊盯“三資”整治 守護村集體”家底”

發布日期:2025-03-07 瀏覽次數:764

為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村、組集體資金財務行為,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推動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近年來,望江縣涼泉鄉以完善村組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制度為重點,持續推動村集體“三資”管理提質增效,確保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安全運行。

強化組織領導,開展專項整治。涼泉鄉成立村集體“三資”領域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涼泉鄉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推進會,對村集體“三資”領域專項整治等6個方面進行安排和部署。建立各包村領導聯系蹲點村協調工作機制,全面負責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和規范管理工作。同時鄉紀委就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等集中整治問題線索進行了摸排,查處“三資”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推動“三資”專項整治工作走深走實。

“三資”全面摸排,聚焦重點問題。通過自查自糾、群眾舉報、巡視巡查、財務審計、信訪舉報、小微權利平臺投訴等方式,對全鄉的“三資”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檢查資金賬目、資產資源流向、合同規范、集體資金私借私存等方面,梳理鄉、村、組的集體資金、資源和資產管理情況。鄉紀委聯合農辦、財政分局、農組辦、振興辦,通過“四不兩直”、明察暗訪等方式,深入各村實地走訪、查閱相關資料,就資金賬務情況、資源資產情況、合同發包情況等開展全面清查。做到資金賬目清、資產底數清、資源分布清,并進行登記造冊、實行動態臺賬管理,給群眾算好“明白賬”。2024年全鄉10個行政村,完成136個屋場村民組集體資金管理登記,針對結余資金個人賬戶存儲的問題,涼泉鄉對村組結余資金進行分類,對屬于村級管理的資金進行回收,由村對組級“三資”進行監管,變事后監督為事前監管,充分封堵集體資金管理漏洞。

強化財務培訓,提升管理能力。涼泉鄉村集體“三資”領域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為全鄉20余名農業專干和各村會計舉辦“三資”管理專題培訓班。同時,指導各村召開專題會、屋場召開動員會,將會議精神傳達至各屋場及村民小組長,層層壓實責任。各村通過微信、釘釘、村內喇叭等方式營造濃厚氛圍,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接受群眾監督,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創新監督模式,建立閉環機制。涼泉鄉全面推行“鄉紀委+村+群眾+大數據”的“N+”監督模式,對各村自查問題及鄉紀委巡查問題及時整改銷號形成閉環。一方面,各村對集體經濟組織運行不規范、村集體經濟合同不規范、村集體財務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進行自查,建立問題清單。另一方面,涼泉鄉通過線下征集村集體“三資”領域問題線索,以及線上處理小微權利平臺投訴舉報排查篩選線索,對群眾反饋的線索,鄉紀委聯合農辦、財政分局等部門及時進行跟蹤核實,認真排查是否有腐敗和作風問題。(通訊員  徐根民 姚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