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玉田種植專業合作社:為農服務新模式

發布日期:2011-07-25 瀏覽次數:1347

 

    長嶺鎮玉田種植專業合作社立足當前農村實際,按照“專業合作社﹢農戶”路子,采取形式多樣、靈活方便的服務模式,在積極服務農民群眾的同時,自身也獲得長足發展,走出了一條農民歡迎、政府滿意、企業發展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新路子,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農業合作社為“三農”服務的辦社宗旨。

  一是土地集中化耕種。前幾年,隨著大量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經商,農村土地逐年拋荒。合作社及時組織資金,先后從農戶手中承租荒山、荒地2000多畝,較好地解決勞動力轉移后土地拋荒的后顧之憂,使群眾外出務工、經商安心;為及時適應高效新型農技推廣對務農勞動力的文化知識提出的新要求,合作社先后邀請縣內專家舉辦各類農技培訓班10余期,參訓農民1000多人次,提高了種田群眾的農技水平;承包的土地經開墾后種上優質小麥、水稻、棉花、油菜,同時帶動部分群眾從事插田、除草、排溝等勞務,取得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是農資統一化供應。合作社牽頭聯合農戶統購統銷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并與農戶簽訂相關保證協議,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農資市場,避免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現象的發生,較好地降低了生產成本,保證了農資質量,提高了農民種田積極性。

  三是農技套餐化服務。合作社組建了統防統治專業隊伍,根據農戶不同情況提供多種服務:一是統防統治。合作社與農戶簽訂服務協議,并按照農技部門病蟲情報提出的配方,代農戶購買農藥并施藥,按標準向農戶統一結算農藥費和作業費用,農藥費用據實結算,作業費用按雙方協商的標準結算。這種辦法,收費合理,防治效果好,農戶滿意;二是代防代治。農戶自備農藥,服務隊負責施藥,按一定標準收取作業服務費;三是全程服務。即合作社與農戶簽訂技術服務合同,由農戶提供土地,合作社負責從耕地到播種、栽培、病蟲害防治直到收獲的全程服務,并支付全程服務期間的所有成本、費用,年底則用收獲的稻谷,以實物的形式返還給農戶作為結算。

  四是農民組織化經營。合作社長期活躍于市場和生產者之間,及時將捕捉的市場信息、掌握的市場動態,通過提供化肥、農藥、種子、技術和營銷服務,傳遞給農民,指導農民按市場需求進行生產。一大批致富能手、種田大戶通過合作社這個紐帶聯合起來,由單一的生產者轉變為生產經營者,獲得了市場主體地位,提高了抵御和防范自然與市場的兩大風險的能力。合作社實行產業統一規劃、統一技術培訓、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等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較好地調動了成員的生產積極性。

  目前,該社人員從最初的5人壯大到180人,股金從80萬元增加到320萬元,并成立了專業防治隊伍,擁有久保田收割機1臺,大型耕田機4臺,大型電動噴霧機6臺。今年又到附近的鴉灘鎮麥元、太湖縣南莊等地發展了1200多畝,并積極參與江西、浙江等地的收割市場。(何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