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三化”激活農村經濟
發布日期:2011-05-23 瀏覽次數:2158
作者:鮑國華 文章來源: 2011-4-11 安慶日報及新華網等
|
|
“今年我們合作社將3000多畝小龍蝦養殖面積再擴大一倍,讓更多的農民得實惠。”日前,望江縣雷池鄉雷江村小龍蝦養殖專業戶王業斌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他牽頭創辦的望江縣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以每畝350元的價格,將當地低洼的東西中湖冬閑田集中起來。通過打造特色農業基地,進行小龍蝦、泥鰍、烏魚和免洗蓮藕等立體養殖種植,充分發揮規模經營效益,極大提高了種養附加值,每年給當地農民增加近千萬元的收益。這是望江縣實施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帶動的一個范例。
望江立足資源優勢,把握市場導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全面激活了農村經濟。
特色經濟形成規模效應 該縣集中培育特色經濟,努力形成規模效應。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糧食生產大縣、油料生產大縣的望江縣,在發展訂單農業的同時,做大油菜、生豬及水產等農業特色產業。全縣種養標準示范基地163.72畝,同比增長25.08%;共建成350萬平方米無公害網箱養鱔生產基地,13萬畝武昌湖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等,水產品總產值達6.55億元,同比增長3.9%;建成52.3萬畝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獲省糧食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縣稱號。
品牌戰略提高管理水平 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提高集約化管理水平。望江縣在良種推廣、科技栽培、品種改良、疫病防治等方面,加強規范化管理,實施標準化生產。近年來,該縣種植業每年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達到25項,畜牧業每年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達到3項。該縣的“淮豬新品種選育技術及產業開發”項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稻鴨共生綠色農業生產技術推廣應用”、“轉基因抗蟲棉病蟲發生規律與繁殖對策研究”獲得了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些都為創建名牌農產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促進了品牌興農戰略有力實施。目前,全縣6個產品進入“中國名牌”、“安徽名牌”行列,12件商標分別被認定為省、市著名商標。
扶持“龍頭”推進產業經營 按照“培育龍頭,壯大規模,拉長鏈條,優化結構,提升水平”的發展思路,該縣加快了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目前,望江縣省級龍頭企業達7家,市級龍頭企業達到23家。通過招商引資,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落戶,龍頭企業遍及糧、棉、水產、畜禽、蔬菜等行業。農產品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轉變,產業鏈條不斷拉長,集群發展正在形成。同時不斷規范、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全縣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84家,入社農戶18710戶。全縣已初步形成了“生產有基地、加工有企業、營銷有組織、流通有市場、出口有渠道”的產業化經營新格局,連續六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安慶市農業產業化工作先進縣”。
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和產業化帶動,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2010年全縣農業總產值實現33.11億元,增長13.6%。今年,力爭新增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10家;新增省級著名商標2個,安徽名牌農產品2個,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