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鎮:菊花朵朵富農家

發布日期:2019-08-16 瀏覽次數:964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東晉陶淵明辭官不做,隱居田園寫下的美好詩句,跨進新時代,望江縣長嶺鎮土永村一帶菊花滿山崗,風景美如畫,聞名遐邇。盛夏時節,縣政協老委員聯誼會科技組的農藝師們就特色農業進行走訪指導。來到綠瑞農業合作社菊花生產基地,只見菊花枝繁葉茂,含苞待放,有的正采摘,合作社領頭人劉小池一邊歡迎老專家們實地考察,一邊訴說來由:“舊社會老祖宗在黃土地上種糧食,興棉花,求溫飽,新時代新農民在黃土地上種藥材,栽菊花,圖致富”。

  踏上創業路

  具有初中文化,長期在外打工闖蕩的劉小池年富力強,善于學習,頭腦活絡。見到黃山一帶許多村民栽培菊花發展經濟,很有奔頭,收入不菲,作為共產黨員的劉小池為帶領村民擺脫貧困奔小康。2017年懷揣夫妻倆打工的積蓄,立志回鄉創業,他與劉進紅合作投資近120萬元,帶領5人發起成立合作社。在池州學院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的指導幫助下,針對當地勞力大多外出打工,土地撂荒的情況,流轉土地120余畝,建起廠房1200平米,購置空氣源烘干設備,從黃山、江西婺源引進菊花新品種,當年小試牛刀,菊花大豐收,王娟老師又幫忙策劃菊花營銷方案,撰寫廣告推文,打開產品銷路,合作社成員人均收入1.6萬多元,收獲了第一桶金。老委員們品賞著香味濃郁的菊花茶,聆聽著農民奮斗的豐收曲,感悟到絲絲涼意,稱贊新型農民銳意開拓,走出一條特色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提質謀發展

  “旗開得勝還得提高質量穩步發展。”劉小池、劉進紅等及時說出他們的想法。綠瑞農業合作社聘請宣城市旌德縣教授陳佰春為技術顧問,定期來社指導,與網絡聯系相結合,扶貧工作隊悉心幫教,劉小池等人虛心請教,認真學習黃山、宣城等地的成功經驗,從理論到實踐,反復學,反復做,在生產上注重綠色環保,重施有機農家肥,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按標準分級采摘,及時烘干加工,確保產品質量。種植的早貢菊、婺源黃菊、金絲皇菊屬上佳的綠色飲品,標準高,質量好,清香美味,其中注冊的“綠瑞茗家”成為安慶市著名商標。2018年合作社收獲鮮菊花232噸,實現總收入158萬元,獲利潤41.8萬元,其中社員分紅36萬元,至今不欠銀行貸款,不欠私人一分錢,輕松經營,穩步高質量發展。縣婦聯已將綠瑞合作社作為“巾幗創業示范基地”選定劉小池愛人劉運珍為帶頭人。今年又流轉一部分閑散土地,菊花種植面積擴大到300余畝,現長勢喜人,豐收在望。預計今年可收鮮菊花250噸,為做好菊花大面積收摘準備,投入50萬元,新建的200平米安裝3臺烘干機的車間已經試機運轉。

  不忘眾鄉親

  致富不忘鄉鄰。綠瑞農業合作社經過兩年多的實際,已摸索出在黃土地上種植菊花的道道。已發展成望江縣最大的菊花生產基地,并成為長嶺鎮的扶貧產業。縣領導多次到該社考察調研,給該社獻計獻策。劉小池一班人不忘初心,致富為民。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周邊大戶,幫助17戶貧困戶發展菊花生產,切實做到“供種、供肥、防治病蟲害、加工、銷售”五統一,長嶺村村民王丙生種植100畝,北門坦村村民金寶華30畝,板橋村村民徐明21.7畝,鴉灘鎮碼頭村村民何佰華20畝,這些示范戶已成為合作伙伴。土永村貧困戶余義霞將5畝地流轉到基地,17戶貧困戶長年在合作社務工,累計用工2000個,發放工資20多萬元,也為留守婦女提供了就業,去年底,合作社召開兌現大會,菊花大豐收,勞動成果變現啦,領到分紅款的社員數著手里的票子,個個心花怒放,臉上綻放出喜悅的笑容!他們都說“劉老板厚道,每天八小時勞作,又吃又給錢劃得來。”

  展望前景,劉小池十分樂觀,“上有國家好政策,下有縣鎮(鄉)村支持,技術上依靠陳伯春教授、縣種植業管理局、安慶大眾培訓學校,形成產、學、研一體化農技人員培訓基地,大批新型職業農民持證上崗,銷售上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產品供不應求,我們團結奮斗干,讓菊花產業富一方百姓。”(望江縣政協老委員聯誼會 汪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