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同心抗洪災]堵管涌:戰斗在凌晨0時30分打響

發布日期:2016-07-19 瀏覽次數:931

   受近日雷雨天氣影響,望江縣華陽鎮三合圩方向河道湖泊水位高出警戒水位1.8米,8公里堤壩全線告急。7月18日凌晨0時05分,在三合圩西大壩1.5公里處湖堤外側發生了管涌,管涌迅速形成直徑4米圓形塌方和流土,形勢嚴峻,如不及時處置,將可能導致潰壩,直接威脅到沿線吉水社區400戶居民和2100畝農作物的安全。0時15分,望江縣防汛指揮部將情況通報給武警8690部隊某部望江抗洪部隊指揮所。險情就是命令!0時25分,該指揮所在了解研判險情后,迅速部署,并向華陽鎮方向抗洪部隊下達了戰斗命令。

  接到命令后,該部3營長劉凱迅速吹響緊急集合哨。“同志們,現在三合圩發生直徑4米的管涌和塌方,形勢危急,上級命令我部出動54名兵力組成應急搶險力量……”

  “請讓我參加!”“我是黨員我先上!”一個個請戰的聲音爭先恐后,與寧靜的午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0時30分,54名黨員骨干前出組建突擊隊,攜帶相關器材,登上了疾馳三合圩的卡車。

  20分鐘后,車輛到達三合圩大堤。面對被洪水長時間浸泡的堤壩,突擊隊決定采取徒步行軍的方式,向西大壩1.5公里處的管涌險情現場奔去。“早一秒到達現場,保住大堤就多一分希望!”在漆黑泥濘的堤壩上,官兵們展開了與洪水的賽跑。有的官兵摔倒了,爬起來再跑!

  8分32秒后,54名官兵全部在一線集結。凌晨1點,經過官兵現場勘察研究,決定采取“上堵下排,反濾壓重,保護出口”的戰法進行處置。救援隊分為三組,劉營長帶領16名水性好的官兵,跳入湖中,在管涌入滲處,采取人墻與鉚樁相結合的方式,減少流水對堤壩的沖擊,并接住壩上官兵拋下的沙袋,采取“臨水截滲”措施,對管涌入口進行封堵;9連連長李永明帶領20名官兵使用防洪沙袋分別對壩前滲水口和壩腳臨界處采取三角形加固法進行加固,防止壩體沙土進一步流失;其余官兵用透水材料進行反濾壓重保護,開挖數條排水渠,既使透水層不再被破壞,又降低滲水壓力,并協助當地搶險隊完成取土填充防洪沙袋任務。

  凌晨3時50分,經過官兵3個多小時的奮戰,塌方修復和堤壩加固任務初步完成,管涌險情得以有效控制。

  返營短暫的休息調整后,該部再次組織70名官兵奔赴一線,進一步對管涌塌方險情進行緊急加固。截止18日21時00分,經過9小時搶險奮戰,官兵們共搬運沙袋11130個,沙土370方,管涌塌方現場得到了全面加固修復,確保了下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攝影/裴家鑫、文/駐軍記者 嚴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