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聲:中國抗洪神器橫空出世了

發布日期:2016-07-13 瀏覽次數:888

白杰戈    2016年7月9日   來源:中國之聲

 
 
 

  近期多輪超強暴雨襲擊,長江中下游多省份告急。就在軍民奮戰在抗洪一線之際,一種所謂的“德國抗洪神器”迅速走紅。據說,這種移動防洪擋板可在4至6小時內將河岸圍起來,防洪效果那可是又快又好!

  

  洋抗洪神器沒那么神,土沙袋防洪其實并不LOW。沙袋既便宜又便于使用,而且非常高效。在實際運用中,沙袋也被證實是可靠而有效的防洪工具。最穩固的堆疊方式是將沙袋堆成金字塔形。

  

  好吧,沙袋是好。不過,我們就沒有自己的“抗洪神器”嗎?能和沙袋一起打打組合拳也好啊!

  這個當然有!而且是“以柔克剛、以水治水”!

  

  中國之聲記者白杰戈探訪安徽59圩搶險現場,這里就有咱自己的“抗洪神器”。如用編織袋裝土筑起百米子堤需30人46小時;而這個“神器”只要12人2小時即可完成。快來看看咱的“防洪神器”是如何“以水治水”的。事實說話↓↓↓

  
根據中央氣象臺消息,8日至12日,福建中北部、江西東北部、浙江南部和西部、安徽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大暴雨,福建中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這對于目前抗洪形勢嚴峻的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等地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安徽安慶,當地武昌湖的水位仍然持續上漲。湖邊的圩堤出現多處塌方、滲水和漫堤險情。在五九圩的部分堤段,湖水已經漫到壩頂新堆起的三層沙包的第二層,高出原有的圩堤。泥土質地的圩堤在長時間高水位浸泡沖刷之后,局部也出現滲水和塌方險情。

  而為了保證圩堤穩固,不能在附近取土裝填沙袋,大型的工程機械也無法開上圩堤作業。沒有土,怎么裝沙袋!!!沒有沙袋,五九圩守不住怎么辦!!!

  來看武警水電部隊準備了一樣新式“武器”——又能移動又能折疊的堵水墻。

 

  

 

  

  武警水電部隊官兵正在展開黃白相間的帆布水袋,用鋼筋固定在壩頂。原來這個也稱為“充水式橡膠子堤”的“神器”,長的是這個樣子!!!

  

  

  

  

  

  再用水泵從湖里取水注入水袋里,形成6米長、60厘米高的一堵水墻,用水來抵擋水。

 

  

  

  

  

  “充水式橡膠子堤”抗洪原理:這個堵水墻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充水式帆布的防水袋,這是一個不透水的大水囊。展開時可以達到六米,收起來不到一米,操作起來非常方便。關鍵時刻比如哪個地方出現漫堤的險情或者決口比較小,就可以把這個移動折疊式的堵水墻搬到現場,立刻進行組裝、拼接、充水,10分鐘就能發揮擋水的作用,作用非常明顯。

  

 

  

 

  

  這款國產的移動折疊式堵水墻是第一次被運用到國內的救災當中。它的搭建效率可以比傳統堆砌沙包的方式快9倍,并且不怕浪濤的沖刷,通過兩端的魔術貼首尾相連,還可以更長。

 

  

  

  

  目前,武警水電部隊、安慶支隊和8690部隊某部的官兵和當地民眾還在繼續加固望江縣多條河流湖泊沿岸的圩堤。為他們點贊!為他們加油!

  

結語:
防洪抗災眾志成城,網絡雜音風聲水起。以并非高明的“外國神器”爭議抗洪能力。有圖未必有真相,自媒體總有二律背反的傳播陷阱;用情緒宣泄替代事實和嚴謹推理,是鍵盤俠屢屢沖動的心魔。防洪救災的網絡空間,不能成為認知偏差和負面能量的泄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