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望江:秸稈利用產業化 變廢為寶促增收

發布日期:2022-05-30 瀏覽次數:1242

“今年4月份和5月份,我們已經收儲了2千多噸秸稈,提取了1千多噸植物纖維,用于生產紙箱填充物。”位于望江縣太慈鎮的優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副總經理戴樂天一邊忙著察看剛生產出來的植物纖維,一邊告訴我們。優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3月份建成投產,一期投資一千多萬元,建設了一條植物纖維提取生產線,主要利用水稻、小麥的秸稈,通過粉碎、除塵、揉絲、加入生物酶、發酵、植物纖維提取等工序,提取植物纖維。

望江縣依靠科技支撐,以秸稈資源化、產業化利用為主線,走出一條變廢為寶的秸稈產業化利用新路子。

望江縣太慈鎮將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作為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建設美麗鄉村和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工作來抓,通過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將原來不起眼的小麥秸稈變廢為寶。

“我公司滿負荷生產,一天需要用80噸左右的秸稈原料,年收儲秸稈可以達到2萬多噸。”望江縣優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樂天介紹說,公司收儲的秸稈原料每噸250元到300元左右,平均1.8噸原料可生產1噸成品,生產出來的植物纖維每噸在800元左右,品質優、絕對干度合格的成品能達到1500元左右,滿負荷生產下,年收入能達到2000萬元左右。

望江縣盛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和優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時落戶、同時建設、同時投產的有機肥生產公司,利用優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秸稈廢料和畜禽糞便混合生產果蔬茶所需要的優質有機肥。“我們公司投入了700多萬元,其中納米分子膜耗氧發酵系統在目前國內同行業中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在生產過程中,沒有臭氣和蒼蠅,而且我們的技術能在幾天內讓發酵物溫度達到70到75度,這是有機肥發酵的最佳溫度。”

盛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章太月介紹說,利用植物纖維提取后的廢料進行有機肥加工,不僅能耗小、無污染,而且有機肥的品質更好,又很好地解決了困擾養殖戶的畜禽污染問題。通過延長秸稈利用的產業鏈,他們公司年產值預計有機肥一項就能達到800多萬元,下一步計劃再建設一套有機無機滲混肥系統,讓更多農作物盡可能有機肥,爭取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

每年5月的午收,同樣是望江縣鴉灘鎮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秸稈禁燒成為大家伙兒的“頭疼之事”。鴉灘鎮黨委委員周夢穎告訴記者,今年的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比往年要輕松許多,隨著村民的觀念逐漸轉變,全鎮每個村都建立了秸稈收儲點。“在今年的午收中,截止目前,我鎮出動222臺農機用具開展作業,粉碎秸稈累計還田2萬余畝;全鎮設置臨時收儲點60個,累計打捆回收秸稈1200噸。”為拓寬秸稈利用渠道,鴉灘鎮與鎮內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積極對接,加強秸稈回收利用,公司通過粉碎、發酵、過篩、加工等技術,分別制作成肥料、燃料、板材及其他相關產品。秸稈回收企業負責人陳學武表示,回收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能達90%以上,真正實現了秸稈科學、循環、高效利用。

據了解,望江縣共有各類農作物種植面積160余萬畝,2021年農作物秸稈總量57.62萬噸、秸稈可收集量約47.15萬噸、實際利用秸稈43.76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8%。2022年,望江縣繼續通過積極打造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不僅提高了秸稈的綜合利用率,同時也杜絕了秸稈焚燒,減少大氣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全媒體記者徐罕,通訊員田榮、汪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