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慈鎮:“老所有學”,讓傳統文化發光發熱
發布日期:2022-10-11 瀏覽次數:927
“像這樣編織然后穿進去……”,在望江縣太慈鎮新嶺村老年教學點,78歲的村民沈毛姣正認真細致地講解如何用打包帶編織出籮筐。她的身邊圍了一圈老年人觀看學習,大家饒有興致,邊學邊夸贊沈奶奶有雙巧手。沈奶奶編織籮筐幾十年,有著豐富的經驗,不光使用打包帶,用完的洗潔精、沐浴露的塑料瓶都可以變廢為寶,剪成細長條編織成實用美觀的籮筐。
科技發達的今天,盡管塑料袋、收納盒等越來越常用,但依然無法取代手工籮筐所蘊含的鄉情。沈奶奶的籮筐非常受歡迎,常有人去她家預定購買。“籮筐有價,手藝無價”,新嶺村黨總支部書記沈的南說,“傳統文明不斷受到現代文明沖擊,為了讓傳統手藝傳承下去,此次特地邀請了沈奶奶到老年教學點開展教學,讓更多的人學會這門手藝,讓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新嶺村的傳統手藝教學只是一個縮影。自老年教學點開辦以來,太慈鎮各教學點都積極召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教學活動。桃嶺村教學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蓮湘舞教學成了老年婦女的愛好,舞蹈演員們翩翩起舞,老年學員們跟在后面比劃學習;紅廟村教學點,舞獅子、“挑花籃”、“十番鑼”等特色教學讓人眼花繚亂、耳目一新,學員們時不時拍手叫好……
太慈鎮高度重視老年群體,通過“老有所學”搭建展示特長平臺,激發了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在學習的碰撞中讓傳統文化發光發熱,不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通訊員 常靜)
- 上一篇:“科技強警”:望江交警運用無人機疏堵保暢
- 下一篇:縣委書記霍輝調研文物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