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繪美景 喜悅入畫來】望江:又到一年“曬秋”時
發布日期:2022-10-20 瀏覽次數:872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里話豐收”。金秋時節,望江縣59萬畝中稻進入收獲高峰期,當地農民搶抓晴好天氣,在房前屋后晾曬收獲的稻谷,隨處可見豐收的“曬秋”圖景。除水稻之外,高粱、蓮藕、大豆以及一些特色農作物也相繼迎來豐收。
望江縣大治圩水稻種植基地,割機正在有序地收割再生稻。通訊員 沈劍敏 吳成銘 攝
擇良種護資源
健壯的稻穗、飽滿的稻谷,微風吹過,稻浪起伏,谷香清新撲鼻……金色稻浪宛如一幅幅水彩畫卷在雷池大地徐徐展開。望江縣雷池鎮6萬多畝水稻相繼迎來收割。
“我們選擇了優質的水稻品種,雖然今年遭遇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但是由于品種好、灌溉及時、管理到位,水稻又將迎來豐收。”綠田農業的社長張田田說。
張田田說,在農技服務隊的指導下,農戶和種植戶的科學化種植水平顯著提升:“農機服務隊的服務是全方位的。比如擇種,他們會根據每個種植戶的不同定位做相應的推薦,雷池這邊種植的水稻品種包括臻兩優8612、隆兩優1212、湘優100、早優63、野香優麗絲等。我的農技指導員是農技站的中級技師張義平,在擇種、水稻田管理等多個方面他都給了很好的建議和指導。比如,在水稻田后期管理時,他指導我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增加結實率和千粒重,增強水稻抗旱能力。”
同時,面對今年罕見的高溫干旱,雷池鎮及時啟動抗旱應急預案,實施“一圩一策”,積極組織沿江圩口從長江提水超500萬方,內湖圩口從泊湖、華陽湖調水超1200萬方,組織了12個抗旱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精準調度抗旱保苗,疏通溝渠40千米,開啟小型農田機泵105處,確保每條主干渠、引水溝有水可抽,每塊農田有水可灌。同時,全方位優化農技服務,農技服務隊成員結對幫扶種植大戶,手把手指導大戶精細化田間管理,科學抗旱。
金秋的大地流光溢彩,雷池鎮6萬多畝水稻次第成熟,該鎮已派出4支秋收指導組,幫助大戶協調農機,進行收割技術指導。
在太慈鎮清平圩內,再生稻喜獲豐收。再生稻是在收獲一季中稻后,在中稻的稻樁上萌發再生芽,不需要整田育秧,短時間內可再收獲一季稻谷的高效稻類型,相較于普通雜交稻畝產1300斤左右,再生稻兩季可以達到畝產2000斤左右。
今年天氣較往年高溫,適宜再生稻水稻生長,望江縣再生稻面積達4萬多畝,比去年增加了將近兩萬畝,預計收獲再生稻6000萬斤。
拓產業優種植
在楊灣鎮豐樂村,蓮藕種植戶金增余最近常常工作到晚上十點。“今天挖了1400多斤蓮藕,都供應到各個單位食堂去了。今年的蓮藕價格還可以,達到了1.4元一斤。”浙商金增余從2016年開始在豐樂村流轉土地種植蓮藕和水稻。“總共流轉了800多畝土地,種了500畝蓮藕和300畝水稻。”
金增余說,望江縣自然資源稟賦突出,這也是他選擇在這里搞蓮藕種植的主要原因。“蓮藕和別的農作物不同,它成熟以后是埋在水下淤泥里的。只要不采挖,它可以一直保存到來年四五月份。”金增余說,蓮藕的生長特性讓銷售的可選擇性更多。“如果一段時間蓮藕價格不高,就可以不采挖,等到價格回暖的時候再采挖。”通過發揮帶動作用,楊灣鎮蓮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也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土地流轉600元每畝,采挖一斤蓮藕的人工費用在0.5元。”金增余說,工人基本都是當地村民。
在楊灣鎮豐樂村,夏恩開的種植基地蓮子也迎來豐收。“我們的種植基地在豐樂村,加工基地在豐大村。今年我們種植了60畝黃花菜,收獲了1萬5千斤;種植了80畝蓮子,加上收購農戶的蓮子共有4萬斤;還種植了雪里蕻150畝,收獲干菜10萬斤。”
夏恩開介紹,最初基地只銷售鮮菜,發往浙江等地。“鮮菜大部分不易儲存,從望江發往浙江最短也需要一天時間,競爭力較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結識了一位客戶,他們專門為浙江省的一些學校供應午餐,告訴我們他們對于梅干菜的需求每年有20萬斤。”夏恩開說,有了銷路,他們迅速調整種植品種,也開始建設自己的加工基地。現在,夏恩開的加工基地可以加工大米、干木耳、蓮子、艾草包等多種農副產品。
通過開通線上銷售和抖音直播間,夏恩開基地里的農產品銷往更多地區,產值也在逐年上升。“前年我們開通線上銷售渠道,那時候一年線上營業額20萬,今年我們在此基礎上開通了抖音直播間,線上營業額預計將有80至100萬元。總產值將突破380萬元。
抗大旱保豐收
入秋以來,望江縣沒有出現有效降雨,旱情持續蔓延。該縣樹立抗大旱、抗久旱的思想,發揮水利工程作用,科學調度水源,堅決打贏抗旱保豐收硬仗。
漳湖鎮第一時間啟用漳湖排澇二站和漳南排澇站進行提水輸送,同時開辟水源,從長江引江水進行灌溉。通過投入水泵、發電機、增壓泵、水管等抗旱設備,利用現有的農業水利設施,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抽等多種措施,合理適度地調水進行農田灌溉。
“前段時間我擔心100余畝田會失收,但是今年政府的抗旱工作部署及時有效,我家迎來了大豐收。”漳湖鎮種糧大戶方松說道。
在花涼亭灌區南干渠長嶺段,灌區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查看水流情況。花涼亭灌區進入望江縣后分為北干渠和南干渠,覆蓋全縣七個鄉鎮。經過前期多輪供水,北干渠10萬畝農作物灌溉用水基本得到解決。
花涼亭灌區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夏啟華介紹說,面對夏秋連旱,服務中心科學調度,合理管控,在滿足北干渠用水需求的情況下,加大對南干渠的供水力度,由原來的每秒6個立方米增加到每秒8個立方米,為轄區內農作物秋收秋種提供水源保障。
種植大戶王小朋今年種了480畝水稻,金黃的稻谷即將成熟,看到花灌區的水可以直接流入稻田,他非常高興。王小朋說:我種了400多畝水稻,現在水稻是最后一次用水,馬上就可以收獲了。今年的水利工程作用非常大,我對水稻豐收充滿信心。
今年以來,望江縣加大基本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在7月份旱情發生后,該縣各地廣泛動員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在保障主干道溝渠供水同時,合理、有序、及時疏通小溝渠,保障了全縣59萬多畝中稻的穩產。(來源:安慶日報,全媒體記者 付玉 通訊員 嵇奕華 張麗)
- 上一篇:漳湖鎮:方來兵的綠色夢
- 下一篇:長嶺鎮:種植綠茶?圓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