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鎮大號村:凝心聚力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發布日期:2023-02-22 瀏覽次數:2224

近年來,望江縣華陽鎮大號村以鄉村振興為抓手,緊盯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民生福祉、生態宜居、基層治理水平提升等工作,以實干實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黨建引領?激活振興發展“引擎”

大號村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圍繞夯基固本、選優育強、重點工程保障等方面,推動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大號村黨總支堅持“黨建+N”的模式開展日常工作,持續推進村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力度,以真抓實干作風辦好民生實事,重點抓好村“兩委”班子建設,不斷增強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增強支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確保村”兩委“做的事精準對接轄區群眾所盼的事。進一步改善和提升干群關系,持續做好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土地要素保障工作。

2022年大號村拆遷涉及22個村民組,發放資金4千多萬元,為符合條件的3個村民組辦理了失地農民保險,持續做好征地拆遷工作后半篇文章。同時充分結合“皖美紅色物業”建設,積極為濱江華府安置群眾做好服務和與物業、開發商、住戶三方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收集整理小區群眾意見建議,共同商議決策,組織黨員志愿者切切實實為群眾做實事,讓小區治理更規范、科學。

夯基固本  擦亮和美鄉村底色

大號村始終把改善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戶廁改造、風貌提升、鄉村治理等方面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扮靚鄉村“顏值”,擦亮振興“底色”,打造美麗宜居新家園。

以華蓮線高速路口縣級中心村建設為契機,以點帶面、穩中求進,讓全村人居環境有亮點,不斷提升群眾居住環境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充分結合“皖美紅色物業”建設,積極為濱江華府安置群眾做好服務,妥善解決小區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

不斷轉變思維模式,改變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鼓勵全村老黨員老干部發揮余熱助力村級治理,鼓勵廣大婦女立足家庭培育新風尚,鼓勵能人志士投身家鄉建設,發揮“五老鄉賢”作用,通過包保單位定期開展鄉村振興大講堂宣傳法律知識講座和開展黨員志愿者活動,潛移默化培養廣大村民依法維權的意識和鄉風文明新格局,促進村級治理和諧穩定。

真抓實干?奏響振興發展強音

在2021年6月,占地32畝的大號村溫室養殖基地建成驗收,原計劃12間大棚作為肉鴨養殖使用,考慮到鴨棚養殖所帶來的空氣和水源污染困擾,立足長遠、結合實際,大號村黨總支決定放棄肉鴨養殖產業,經過招商引資,引進汪長青等一批養殖甲魚專業戶,開始轉型甲魚養殖產業,解決了扶貧資產閑置化和產業發展升級等難題,不斷做強主導產業與光伏發電等常規性產業齊頭并進、同步發力。

加快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結合縣宜居韌性智慧濱江新城建設,不斷與企業對接用工需求,促進本村拆遷群眾有就業意愿的盡早上崗,利用濱江華府辦公區建成村級電商孵化基地,給予辦公場地、水電費等相關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小、精、尖”企業。

關注民生問題、聚焦產業發展。2022年引進國字品牌促進農業產業,積極與北大荒農服集團鳳陽小崗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對接1500畝基本農田流轉事項并成功簽約,成功引進央企實現龍頭帶動、集群蓄能、合理布局、長遠謀劃。

下一步,華陽鎮大號村將全面強化黨建引領,培優做強農業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奮勇爭先。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體黨員干部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廣。(通訊員 周省非 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