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慈鎮:“四舉措”推動鄉村治理 助力和美鄉村建設

發布日期:2023-03-10 瀏覽次數:2215

今年以來,望江縣太慈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發展目標,努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凝聚鄉村治理向心力,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文明實踐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樹立典型引領,引出鄉風文明新風尚

太慈作為“三孝故里”之一,慈孝文化一直深入人心,形成了“尊老愛幼、禮讓謙和、和睦相處”的傳統美德,該鎮深度挖掘歷史名人和慈孝等優質資源,不斷豐富鄉村文化內涵,積極開展各類道德楷模評選和文明創建活動,堅持以身邊人說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身邊人,引導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扎實開展“文明村”“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孝賢模范”“清潔文明戶”等評選活動,評選出各類先進典型200余戶。90后小伙汪明輝帶患癌媽媽“唱游中國”,受到央視媒體專題報道,更是體現出太慈慈孝文化一直深入人心。

創新基層治理,走出鄉村善治新路徑

太慈鎮創新基層治理方式方法,構建基層自治、法治、德治、善治四位一體架構體系。持續優化一約四會,切實發揮農村“五老”以及鄉賢作用。積極推動移風易俗,治理高價彩禮、婚喪大操大辦,倡導勤儉節約、建設文明鄉風。創辦德信超市,推行以鄉風文明換取積分、以積分換取物品的模式,激勵村民參與村內公益美德活動。推進“兩商銜接”提質增效,將“兩商銜接”作為優化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著力構建“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規范化、標準化組織陣地。扎實開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點建設,充分發揮實踐點平臺作用,經常聯系代表和選民,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努力將實踐點用好用活,充分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太慈鎮通過不斷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大力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切實加強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約束”的能力,讓村莊文明創建邁出了新步伐。

活用文化載體,理出村民自治新格局

用活用好農家書屋、鄉村大舞臺、農民文化樂園等載體,常態化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切實提高群眾的認同感、參與度和幸福感。并結合“身邊孝賢模范”等優秀榜樣事跡開展宣傳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身邊的好人好事、先進模范,引導群眾學習身邊好人,傳承榜樣力量。以“文藝活動”為載體,讓先進事跡及好經驗、好做法廣為傳誦,形成了尊孝賢、崇孝賢、學孝賢的濃厚氛圍,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治理體系,推動鄉風文明,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開展環境整治,繪出和美鄉村新畫卷

太慈鎮黨委政府制定《太慈鎮人居環境整治督導評估方案》,建立鎮、村、組、黨員四級網格包保責任制,充分發揮黨支部、村民理事會“一線指揮所”作用,打好環境整治持久戰、攻堅戰。該鎮嚴格落實“月考評、月通報、月獎罰”機制,每月考核各村重點整治屋場,將各村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列出清單,向村“兩委”通報并聽取整改意見、把限期整改內容列為下月考核內容之一。去年以來,該鎮已完成100多個屋場考評任務,有效激發了各村內生動力,調動了工作積極性,為和美鄉村建設奠定了基礎。(通訊員 鄢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