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做好“加減”法 交出優化營商環境“滿意答卷”

發布日期:2023-04-18 瀏覽次數:2291

今年以來,望江縣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深做實“一改兩為”,時刻關注優化營商環境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推行“媽媽式”服務,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書寫創優營商環境滿意答卷。

一季度,該縣收集招商引資線索149條,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額65.21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1個,申報進入省平臺項目7個,全縣未出現1例企業對聯系包保和訴求辦理不滿意情況。

為企紓困,勤做“加”法

安徽潤橙光學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太慈鎮2022年度招商引資企業,主要進行光學儀器和鏡片研發生產;但該企業自2022年10月份投產以來,效益并不好。該企業的包保干部及該鎮經發辦工作人員通過多次“為企服務”走訪企業后了解企業發展緩慢的“病根”:有訂單、無產能,有機器、無工人。

“我們公司剛投產的時候,招不到工人。這邊鏡片產能跟不上,那邊又有客戶催訂單,可把我們急得夠嗆。”4月14日,安徽潤橙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儲昭銀回憶道,“當時,望江縣人社局、太慈鎮政府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發動各村幫助我們招工,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幫我公司招了20多人,解了燃眉之急。”

員工多了,儲昭銀又有了新的難題:宿舍不夠。“我們反饋員工宿舍不夠,鎮政府立即幫我們協調,在附近幫我們協調了13間宿舍,讓我們外來的員工有地方住。真的是太感謝了!”儲昭銀說,目前企業生產運營已經步入正軌,擬在本年度進行規上企業申報。

“在我們有資金困難時,吉水街道主動作為,上門服務,在最短時間幫助我們向銀行協調了300萬的過橋資金,解決了我們公司面臨的資金周轉問題。”望江縣興糧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正平,在回憶起自己獲得的“紓難解困”經歷時說。

今年,與儲昭銀、汪正平有著類似體驗的企業主多到難以盡述,這得益于望江縣在為企紓困解難方面,勤做“加”法:該縣建立項目幫辦代辦+企業訴求閉環辦理工作機制,組建80余人的重點項目幫辦代辦服務隊伍,為新引進項目提供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讓項目落地放心、項目推進省心、項目投產舒心;同時,線上利用省為企服務平臺,線下結合走訪調研,多渠道收辦企業訴求,做到訴求受理、交辦、辦結、回訪清單化、閉環式管理。一季度,為全縣企業和項目提供在線審批、咨詢服務1200余次,解決企業在勞動用工、金融保障、土地制約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110余件。

審批兌現,勇做“減”法

“公司獲得望江縣2022年度工業十強獎勵10萬元,全程不用提交材料,有專人對接指導操作平臺,以前申請惠企事項,要等幾個月、跑好多單位,沒想到這次政府部門主動聯系我們,指導我們在網上確認,沒想到這么方便、這么快。”安徽聯河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洪向峰談及新近的“惠企資金無感化兌付”體驗,贊不絕口。

為解決惠企政策兌現慢、落地難等問題,望江縣積極回應企業關切,于2023年3月正式印發《望江縣惠企政策兌現“免申即享”資金池管理暫行辦法》,設立惠企政策兌現“免申即享”資金池,注入500萬元作為“鋪底資金”,并按月回補,用于落實縣級出臺的各類涉企政策,開展政策兌現“一門式”集中兌現服務,依托安慶市惠企通平臺,讓符合條件的企業無需跑腿、無需申請就能“坐等”獎補資金到賬。

“免申即享”不過是望江縣在審批兌現領域,勇做“減”法的一項工作。該縣行政服務中心還將通過啟動“一窗受理、一次辦成”大綜窗改革,強化業務協調、系統聯調和數據共享,減少企業申報材料,實行全流程閉環高效運轉服務新模式。目前大綜窗改革已啟動,預計7月份完成試點運營,改革完成后將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后臺分發流轉一大廳集中審批一同一窗口出件一推送監管平臺”全流程閉環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加快打造安徽政務服務望江新樣板。(通訊員 何立志、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