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鎮三河村:黨建引領打造傳統農業發展新引擎
發布日期:2023-04-26 瀏覽次數:4075
三河村位于望江縣雷池鎮西北部,全村耕地面積11990畝,共1435戶5305人口,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小麥、瓜蔞子、油菜、大棚果蔬,養殖魚類、龍蝦以及務工等為收入來源。近年來,三河村加快了建設發展步伐,堅持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促黨建為抓手,為傳統農業插上新翅膀,打造傳統農業發展新引擎,朝著富民強村的目標大步向前,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的“三河樣板”。
以黨建引領為基礎。三河村黨總支將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強村富民最為突出的目標,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按照“頭雁領航、群雁齊飛”工作要求,進一步壓實村黨總支書記和其他兩委責任。通過發展傳統種植和特色種植、塑造農業品牌等方式,重點培育了蔬菜水果、特色農副產品品牌等,完成傳統農業向現代特色農業轉變。
以大棚種植為重點。突破傳統種植方式,調整種植結構,以應季+反季節蔬菜水果種植方式,提高收益。三河村目前已建立蔬菜水果大棚項目2處,占地面積為170畝,投入資金277萬元。目前已經完成對外招租,投入生產,主要內容是種植當下時令蔬菜水果,生產效益明顯。大棚蔬菜水果項目采用“合作社+種植能手+脫貧戶”的模式進行運營,預計總體年收入將突破100萬元,每年能為村里增加集體收入16萬元,增加65人就業,帶動40戶脫貧戶穩定致富。
以瓜蔞種植為特色。三河村種植瓜蔞歷史由來已久,基礎條件較好,種植農戶多,全村種植面積超過100畝。同時瓜蔞市場反響較好,每年每畝產值為五千到七千元,是同期傳統農作物的2-3倍。目前,三河村共有瓜蔞種植合計約600畝,種植戶每年在瓜蔞種植上能增收萬余元。通過土地流轉,以“合作社+村民+產業”的方式種植瓜蔞。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初步完善了一個可種植500畝瓜蔞的連片基地。2016年瓜蔞產業總產值近90萬元,帶動貧困戶脫貧8戶,2017年帶動9戶貧困戶穩定脫貧。2018年-2022年農戶穩定增收,每戶年均收入為2萬元,2022年瓜蔞產業總產值更是達到250萬元。
以品牌打造為亮點。以村級產業公司為依托,申請注冊農副產品品牌“雨田三河”,并開展“以購代銷、消費助農”活動,通過安慶116醫院、縣政協辦公室訂購三河村大米、菜籽油等農副產品,2022年共計消費金額13萬元,更好地從消費幫扶層面上促進三河村農副產品產業發展,與安慶116醫院、縣政協、銅陵學院達成合作協議,達成長期合作意向。同時將“雨田三河”系列農產品錄入832平臺,積極爭取其他部門進行采購,下一步將繼續拓寬銷售渠道,在今后幾年計劃在此基礎上開展深加工發展二、三產業。(通訊員:童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