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鎮計渡村:因地制宜廣種艾草 多方謀劃拓寬增收路
發布日期:2023-05-05 瀏覽次數:638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當前正是種植艾草幼苗的季氣,同馬大堤腳林間空地里,望江縣華陽鎮計渡村幾十名村民正在熱火朝天地忙著栽種艾草,他們嫻熟地掏溝、挖坑、打點、栽苗、覆土、壓實。
據計渡村黨總支副書記肖呂彪介紹:“我們計渡村處于長江沖積平原,沙質土壤,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適宜艾草的生長,艾草一次種植每年可收獲2茬,管理成本低、經濟效益好,我們經多方謀劃,發展村集體經濟,培育一村一品產業。在鎮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因地制宜,決定在沿同馬大堤腳和通港路兩旁路肩空地種植艾苗。探索發展經濟新路子,為群眾拓寬增收渠道。”
艾草是一種常見的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在中藥學上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具有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等作用,能制作具有養生保健的艾條、艾柱、枕頭、艾被、坐墊、香包等,市場前景廣闊,同時艾草也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食物。
計渡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擺上重要位置,村兩委與工作隊一道共同明晰發展思路,認真探索與謀劃鄉村經濟發展的方向,充分發揮地理、土壤等優勢,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多次到外地及涼泉鄉實地考察,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盤活村資源,利用村內邊角地、同馬大堤樹林約257畝,通港路約50畝,與望江縣云莊家庭農場聯合,由農場提供幼苗,負責收購。同時,艾草種植,解決了部分村民和脫貧戶就近就業并增加收入。下一步,村兩委將加強管理,不斷總結經驗,大膽探索,種出好艾草,做好艾產業,有效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通訊員 張啟虎 計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