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望江縣奮戰二季度推動“夏日紅”三十條措施》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3-05-16 瀏覽次數:33796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望江縣奮戰二季度推動“夏日紅”三十條措施》已經縣政府第14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望江縣人民政府

2023年5月7日


望江縣奮戰二季度推動“夏日紅”三十條措施

為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硬作風,全面落實省、市關于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若干政策舉措和2023年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重點工作任務,奮戰二季度、推動“夏日紅”,努力實現全年預期目標,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著力做強第一產業

工作目標:

二季度完成農林牧漁產值9.81億元、增長10.1%。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9%。

工作舉措:

1.開展農業夏收、夏種、夏管“三夏”行動,抓好油菜、小麥中后期田間管理和蔬菜、茶葉等多徑作物田間管理工作,做好小麥赤霉病等重點病蟲防控。抓好油菜、小麥等農作物夏收工作。抓好水稻、大豆等糧食作物夏種工作,確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85萬畝以上。優化種植結構,積極引導農民調整夏種結構,建設優質水稻專用品種基地45萬畝以上。對符合條件的300畝以上規模經營主體從事糧食生產給予獎補。(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街道)

2.加快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開工建設綠色食品產業園項目、完成工程量15%以上,完成科創中心實驗樓項目土建工程和智慧云倉城項目招投標等前期準備工作。二季度建設農業項目不少于6個,完成農業投資1.5億元以上。(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街道)

3.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組織農業經營主體參加安徽國際茶產業博覽會、小崗大會等農交會、博覽會;引導企業開展電商、直播帶貨等活動,擴大豬牛羊、雞鴨魚蝦等農產品出欄銷售。(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商務局、供銷社,各鄉鎮、街道)

4.通過強化培訓、組織觀摩、技術交流提升稻漁綜合種養水平,新建甲魚養殖大棚6個、黃鱔培育大棚3個,提高設施漁業養殖水平。(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街道)

二、著力做興第二產業

工作目標:

二季度新增入規工業企業2家,完成規上工業產值32億元,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5億元。到二季度末累計完成建筑業產值12.8億元、同比增長18%。

工作舉措:

5.鼓勵工業企業增產增效,對二季度產值和應稅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均超20%及以上的規上制造業工業企業,按企業二季度工業總應稅銷售收入的1‰給予獎勵(若企業屬于2022年月度入規無基數的企業,需二季度產值和應稅銷售收入同時超1000萬元及以上,方可享受獎勵)。對二季度用電量同比增長超10%、產值同比增長超15%的規上工業企業,給予用電量0.1元/kw·h、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用電補貼。(責任單位:縣科經局、稅務局、財政局、發改委、供電公司)

6.積極培育工業經濟增長點,對二季度新入規工業企業,按企業二季度工業總應稅銷售收入1‰給予獎勵;調整規下工業企業樣本點,力爭2家優質規下企業進入樣本點。(責任單位:縣科經局、稅務局、財政局,各鄉鎮、街道)

7.助力工業企業拓寬供需渠道,對縣級以上政府和部門(含省級及以上行業協會)組織工業類中小企業參加境內展銷(不含廣交會)的,給予展位費全額補助;參加境外展銷的,在省、市補貼基礎上再給予10%補助,同一企業全年累計參展補助額度不超過10萬元。(責任單位:縣科經局、財政局)

8.修訂出臺《關于進一步支持建筑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召開建筑業協會成立大會和建筑業企業座談會,培育2家建筑工程二級總承包資質企業和1家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增強建筑業企業競爭力。(責任單位:縣住建局,各鄉鎮、街道)

三、著力做活第三產業

工作目標:

二季度完成限上社消零6.3億元、增長12%。二季度完成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1.4億元、增長40%。

工作舉措:

9.鼓勵限上企業高速增長,對二季度實現零售額300萬元以上,且同比增幅達到25%的限上商貿主體給予1萬元獎勵,新入限商貿主體,不對同比增幅作要求。(責任單位:縣商務局、財政局)

10.組織策劃系列消費促銷和文化旅游活動,在零售、住宿、餐飲行業持續開展消費發票抽獎活動,搶抓五一、端午消費機遇,積極舉辦或承辦安徽省龍舟公開邀請賽(望江站)暨長三角邀請賽等文旅體系列活動,鼓勵餐飲企業圍繞特色小吃、望江土菜等開展營銷活動,進一步拉動本地消費、吸引外來消費。加大高等級酒店招引建設力度,提升全縣接待能力。(責任單位:縣商務局、文旅體局、招商中心、稅務局)

11.研究出臺《望江縣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加強統計中介機構引進培育工作,持續挖掘新增企業入限潛力,力爭二季度月度入限企業不少于3家,培育3家服務業企業入規。(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發改委,各鄉鎮、街道)

12.加快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開展縣域電商企業直播運營專題系列培訓活動,培訓不少于100人次。(責任單位:縣商務局)

四、著力做大投資支撐

工作目標:

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其中工業投資增長8%以上,技改投資增長12%以上。二季度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2個,新開工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6個。

工作舉措:

13.出臺前期工作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加快推進縣重點項目前期,2023年計劃開工項目前期工作完成率達到80%以上,開工率達到50%以上。(責任單位:縣發改委、財政局、經開區、縣直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

14.舉辦第二批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對納入第二批縣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項目,且3個月內實現納統的,按每個項目2萬元的標準給予相關鄉鎮、街道、經開區或部門項目工作經費;對納入全省第二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項目,且本季度內實現納統的,按每個項目5萬元的標準給予相關鄉鎮、街道、經開區或部門項目工作經費。對二季度實現納統的項目,按每個項目5000元的標準給予相關鄉鎮(街道)、經開區或部門項目工作經費(屬于納入全省及全縣第二批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的項目,按就高不就低原則給予工作經費)。(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科經局、企服中心、經開區、縣直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

15.持續推進“5+1+N”項目攻堅行動,促進開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產,推動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期)、聯潤紡織、銘越紡織、縣域醫共體、泰天電子等項目入庫納統。二季度力爭項目開工率提高5%、納統率提高10%。(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科經局、企服中心、經開區、縣直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

16.健全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壓緊壓實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出臺2023年度招商引資考核辦法、操作規程和任務分解方案、聯合組團方案等。(責任單位:縣招商中心)

17.開展招商引資系列活動,做好外地鄉友團考察邀請和赴廣州招商推介會等活動。(責任單位:縣招商中心,各鄉鎮、街道)

18.推行在談項目定期研判機制,建立在談項目儲備庫,分類建立項目檔案,定期通報進展情況。持續開展招商項目落地見效活動,不斷提高項目信息轉化率、項目落地率。(責任單位:縣招商中心、企服中心、經開區,各鄉鎮、街道)

五、著力做實要素保障

工作目標:

二季度地方稅收收入達1.65億元、增長2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達5.45億元、增長12%。二季度實現銀行存貸比58%、較一季度提升1.34%,貸款增量累計達39.54億元、增長21.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7.9%。

工作舉措:

19.扎實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成立縣級五經普工作領導小組,做好普查宣傳發動、人員選聘培訓、后勤安排保障等工作。(責任單位:縣統計局、經開區、縣直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

20.加強財稅收入預期管理,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大力盤活存量資源資產,推進土地掛牌出讓和土地增減掛指標交易。(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稅務局、資規局、經開區,各鄉鎮、街道)

21.密切關注上級政策動向,最大限度爭取轉移支付、政府債券等上級資金,到二季度末,累計爭取上級轉移支付25億元、新增債券資金5億元。(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發改委、縣直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

22.深入推進金融“五進”走訪服務,及時響應企業融資需求,引導縣域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中期流貸及個體工商戶貸款投放力度。(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經開區、擔保公司、縣內金融機構,各鄉鎮、街道)

23.加大縣域優質企業摸排力度,建立縣領導與上市(掛牌)重點后備企業“一對一”包保制度,加快上市掛牌進程。幫助金泉生物加大與券商的對接力度,支持雨杏食品實現省股交中心科創板精選層掛牌。(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科經局、經開區)

24.積極招引市場化基金,謀劃新設一支產業基金。爭取二季度完成企業債發行,實現直接融資6億元。啟動公司債發行的前期準備工作。(責任單位:縣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科經局、經開區、新望集團、中望公司、皖水公司)

25.開展助力企業“招工招聘”行動,常態化推進“2+N”招聘會,二季度新增用工不低于1000人。對第二季度新增就業30人以上的企業,按每人200元、最多不超過2萬元的標準給予企業發放獎勵。(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科經局、財政局,各鄉鎮、街道)

26.開展促進職工“就業創業”行動,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03名,扎實推進“三支一扶”、高校見習、公益性崗位等工作,扎實推進“三公里”就業圈社區建設。開展大學生專場招聘不少于3場次,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和登記失業16至24周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的,按照1000元/人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擴崗補助。(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科經局、財政局,各鄉鎮、街道)

27.扎實推進《望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加大低效閑置用地處置和批而未供用地清理工作、累計完成600畝以上,累計供地600畝以上、其中工業土地410畝。(責任單位:縣資規局、經開區,各鄉鎮、街道)

六、著力做優營商環境

工作目標:

全面對標滬蘇浙優化營商環境舉措,持續開展企業訴求“清零”行動,推動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工作舉措:

28.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改革,二季度縣政務服務中心大綜窗和試點鄉(鎮)村大綜窗進入實質性運行。(責任單位:縣數據資源局、試點鄉(鎮)村)

29.完善企業訴求直達機制。政府制定涉企政策時,原則上邀請企業家、商協會代表共同參與。依托“12345”熱線,設立營商環境監督分線,直接受理市場主體各類問題。常態化開展“優環境、促發展”現場集中辦公和助企服務日等活動。(責任單位:縣企服中心、縣直有關部門)

30.推動政策兌現“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自本政策公布之日起,縣有關部門在1個月內全面梳理縣級現行有效的涉企政策,錄入“皖企通”統一發布。充分發揮惠企政策兌現“免申即享”資金池作用,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政策納入“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范疇。全面兌現一季度“開門紅”三十五條措施等涉企獎勵資金。(責任單位:縣企服中心、財政局、縣直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