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鎮:盤活“沉睡”資產 富“甲”一方百姓

發布日期:2023-05-17 瀏覽次數:2565

近年來,望江縣華陽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盤活農村集體資源資產、優化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等方面持續發力,喚醒激活“沉睡”資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實現村集體、村民“雙增收”,全面激活了村莊發展新動能。

昔日“黃金”好鴨棚,如今“無人問津”變草田

為進一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大號村、永征社區在2021年聯合資金建設了12座高標準肉鴨養殖大棚。當時市場上鴨棚養殖大戶不計其數,鴨棚建成后一大批養殖大戶前來問價。按照市場行情,鴨棚出租后年可收取租金31.2萬元,但因肉鴨養殖氣味大、水質差、蚊蟲多,周邊老百姓怨聲載道,與和美鄉村建設相悖,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相左,最終因環保問題被叫停,12座高標準鴨棚閑置荒廢。

考察參觀強溝通,多方“取經問計”拓思路

12座高標準鴨棚不僅沒有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一分增收,更是造成了資金閑置、資源浪費,認識到這一嚴重問題后,鎮村高度重視,鎮分管領導、村書記多次去池州、青陽、桐城等地考察學習。經多方走訪調研發現,甲魚養殖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污染相對較小,多方思量后,鎮黨委政府決定放棄肉鴨養殖產業。經過招商引資,引進東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汪長青等一批養鱉專業戶,開始轉型甲魚養殖產業。

企業發展遇“瓶頸”,提供優質服務暖人心

甲魚養殖對溫度有講究,冬天溫度低時要用熱融棒進行加溫,夏天天熱棚上方要用太空布進行遮陽,保持棚內恒溫在28-30度之間。熱融設施裝好后,汪長青發現由于機器較多,當前電壓無法滿足機器同時運轉,需要增壓擴容。了解到養殖戶的實際需求后,鎮分管領導立即對接鎮供電部門跟進工作進度,解決了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華陽鎮黨委時刻把為企辦實事、解難題、優服務、促發展掛在心上、抓在手上,始終為轄區內各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抓實王牌造品牌,解鎖“致富密碼”創佳績

大號村目前養殖甲魚70萬只左右,年產值約在1200萬元,年可為村集體增收43萬元,且帶動了縣內百余名群眾用工,經濟效益良好,養鱉基地的名聲已經遠揚。“甲魚養殖盤活了村里的閑置資產,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益,帶動了村民就業和農戶發展產業,還為村集體經濟增加了收入。養殖的這些甲魚不僅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更是富了村民的‘錢袋子’。”大號村黨總支書記周省非說道。

在堅持生態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華陽鎮始終把謀求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鄉村建設的重心,以大號村溫室養殖基地作為試點,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下一步,華陽鎮將持續發展壯大養鱉產業,計劃將陶寓、白沙等10余個養鴨大棚進行改造升級,立足“土”、突出“特”、做強“產”,堅持全區域系統謀劃、全領域立體打造、全鏈條轉型升級,做強特色資源、多種功能、多元價值、公共品牌等,更好地致富農民、服務城鄉。(通訊員 彭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