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鎮:生態鱸魚養殖“游”出致富新路子
發布日期:2023-06-19 瀏覽次數:1030
望江縣華陽鎮司閣村依托本地生態優良、水資源豐富的優勢,瞄準市場需求,積極發展鱸魚養殖產業,打造產業振興“新引擎”,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初夏時節,在位于望江縣華陽鎮司閣村的華發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一口口魚塘碧波蕩漾,工人們正在乘船給鱸魚喂食。隨著魚食的一拋一撒,魚兒爭相躍出水面爭奪食物,水面響聲四起。據合作社負責人王世發介紹,今年他一共在70多畝魚塘投放了9萬多尾魚苗,利用優質水源進行高密度生態養殖,預計可產出鱸魚8萬余斤,主要供應省內安慶、合肥以及省外武漢、九江等地市場。
“鱸魚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深受市場青睞,近幾年的銷售量也一直增加,養殖前景很廣闊。”望江縣華發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世發說道。鱸魚生長周期在6個月左右,一般在2到3月投放魚苗。為了更好地搶占市場,合作社采用反季節錯峰養殖的方式,每年7到9月放苗,此時放苗的鱸魚需要越冬,生長周期相對較長。通過加強養殖管理,合作社出產的鱸魚次年4到6月份即可上市,該時間是市面上鱸魚出產低谷期,價格較高,而合作社在市場價格的高峰期上市,能夠實現效益最大化。
“銷路沒有問題,基本都是供不應求狀態,今年預計能夠實現產值140萬元,純利潤達40多萬元。” 王世發表示。合作社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吸納周邊不少群眾來此務工,在每年的用工高峰期,優先考慮附近村民。“我們在這干活,離家還近,一天也能掙100多塊錢,挺好的。” 望江縣華陽鎮司閣村村民王華梅說道。
談起下一步打算,王世發表示,將繼續豐富養殖品種,擴大養殖規模,完善配套設施,發展現代化養魚項目,引進飼料桂魚養殖技術。同時吸納有意愿的村民學習養殖技術,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通訊員 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