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灘鎮:小黑耳撐起村集體經濟的“錢袋子”

發布日期:2023-06-28 瀏覽次數:825

6月27日,在望江縣鴉灘鎮香茗村黑木耳種植基地,十幾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將一個個“耳棒”碼放整齊,等待高溫殺菌。三臺“耳棒”機吞吐自如,“喝”進一粒粒細小顆粒“耳料”,吞吐出一只只圓潤飽滿的“耳棒”,輸送帶源源不斷地將耳棒送到碼垛工人身邊,整個制棒過程完全自動化。

基地現場負責人陳圣和介紹說:“今年制棒比去年提前了18天,我們培育的是耐高溫品種,在六月份制棒,可以提前下田,一年可以采兩季木耳。冬季出耳率高,耳肥厚、肉質鮮嫩,口感好,市場價格穩定。”

望江縣鴉灘鎮香茗村黑木耳種植基地2022年試種黑木耳8萬棒。“去年我們除去各項成本,為村級集體增收1.5萬元,吸收脫貧戶就業長年工13個,人均近1萬元,臨時用工60余人,人均收益2000余元。今年我們擴大種植面積,新增大棚面積480平方米,種植木耳23萬棒,預計能給村級集體經濟增收4萬元。”

望江縣鴉灘鎮香茗村位于鴉灘香茗山腳下,風景優美、氣候適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香茗村立足自身地理條件優勢,大力挖掘資源。香茗村負責人何忠明說:“在多方考察基礎上,我村決定以黑木耳種植基地為抓手,在擴大種植面積基礎上,逐步增加耳棒對外銷售量,為集體經濟增收。同時積極發動村民廣泛種植,形成產業鏈,帶領群眾致富。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提高干耳品質,積極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產品‘知名度’,拓寬銷售渠道,把黑木耳產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鴉灘鎮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其中一張‘名片’。”

今年來,望江縣鴉灘鎮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不斷探索,根據各村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優勢,實施“一村一策”,打造“一村一品”,在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同時,帶領群眾增收致富。(通訊員 陳加旺 戴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