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內外兼修”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發布日期:2023-07-25 瀏覽次數:3543
望江縣是農業大縣,轄10個鄉鎮、3個街道、118個涉農行政村。近年來,該縣堅持突出內外兼修,通過梯次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富民惠民產業等一系列舉措,深入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升了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
生態和居,實現美麗環境。走進望江縣長嶺鎮文學村盤龍中心村,蜿蜒的村道、干凈的路面、整潔的院落、清澈的水塘、生機勃勃的花草樹木……一幅鄉村美景徐徐展現在人們眼前。 “景在村中,村融景中,人居畫中”是長嶺鎮盤龍中心村如今的真實寫照。從2021年開始,盤龍中心村圍繞“生活垃圾治理、改廁治污、供水保障、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河溝渠塘整治、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內容,籌資500多萬元,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鋪設污水主管網850米,新建檢查井15座,新建當家塘圍欄500米,安裝路燈70余盞,新建室外健身廣場1處、文化大舞臺1座、衛生公廁1座、涼亭1座,建設公共服務中心1座,整治當家塘2口,整治建成天然林園景觀帶近30畝,村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實現了人居環境由干凈向美麗的完美“蝶變”。
通過10年的鄉村建設,截至目前,望江縣已打造出114個省市中心村示范點,以點帶面,以面帶全,內外兼修,實現了美麗鄉村的華麗蛻變。
產業和興,實現美麗經濟。望江縣高士鎮黃河村地處望江、懷寧兩縣交界處,幾年前還是集體經濟收入空白,負債超200萬元的貧困村,2017年以來,該村在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通過土地資源集中流轉、發展特色種養殖業等方式,盤活集體資產資源,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園,引進優強企業,實現村莊增收、農民致富。如今的黃河村,農業產業園每年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5萬元,帶動務工150人,人均年務工收入6500元以上,黃河村村集體經濟更是連續三年突破百萬元,并先后榮獲“安徽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安徽省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先進集體”“安徽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等稱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書寫下濃重一筆。
近年來,望江縣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以產業富民強村為主線,深入拓展“油、花、菜、蜜”等產業鏈,同時在政府引導下,大力扶持鄉村振興產業園,促進群眾就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在望江縣的廣大鄉村,特色產業為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和推動鄉村美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文化和盛,實現美好生活。2023年端午節前夕,望江縣涼泉鄉橫山村群眾自發舉辦了“金鳳回巢”活動,該活動是由219名橫山村外嫁女自發組織,自編自導的文藝活動有旗袍秀表演、排舞、歌伴舞、小品等十多個精彩節目,吸引了周邊村莊近千名群眾前來觀看。這些活動不僅讓群眾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增強了群眾的凝聚力,鼓舞了群眾建設美麗鄉村的創造力和積極性,為美麗鄉村增添了一抹文化色彩,繪就了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美麗畫卷。
村容村貌“外在美”涵養文明鄉風“內在美”,近年來,望江縣在建設美麗鄉村中,不僅做到了塑“形”還注重筑“魂”,建設農家書屋、文化長廊、文明實踐教育點等成為散播播文明鄉風的主陣地,傳承良好家風、培育淳樸民風、彰顯清正社風。通過開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評比活動,大力挖掘、培育典型,弘揚社會新風尚。積極探索農村“鄉賢治理”模式,吸引鄉賢精英參與家鄉治理。“內外兼修”真正讓鄉村美了起來,讓農民富了起來,讓鄉愁留了下來,推動了鄉村振興。(通訊員柯洋洋、全媒體記者徐罕)
- 上一篇:望江:村企合作 興村富農
- 下一篇:漳湖鎮:籃球比賽展新風 “筐”出鄉村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