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 :排練《剪發記》 備戰展演周

發布日期:2023-09-12 瀏覽次數:1010

望江縣黃梅戲研究中心秉承“傳承、創新、發展”這一主題,抓緊排練傳統黃梅戲《剪發記》,備戰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

103.jpg

連日來,在望江縣黃梅戲研究中心黃梅小劇場,演員們正按照劇目要求,緊張而有序地排練傳統大戲《剪發記》。黃梅戲《剪發記》,又名《三難記》或《花亭會》。劇本描述的是明朝宰相文通,強把女兒配與新科狀元高文舉為妻,高文舉與表妹張美蓉相愛,歷經家庭逼迫和生死逃離等變故,高文舉夫妻最終相會的故事。參加此次演出的都是望江縣黃梅戲研究中心的青年演員,排練中,大家被劇情感染,精心打磨動作要領,加班加點進行排練。擔任主角的青年演員李娜利說:“我是第一次參加黃梅戲展演周的演出,心里非常的激動,作為一名青年演員,我心里是非常有壓力的,但是在我們團隊各位老師的指導下,我有信心會把這本劇目演好,把最精彩的一面展現給大家。”演員王文華說:“通過我們緊鑼密鼓的排練,我們演員之間和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還是非常的默契,我們期待在國慶展演周,《剪發記》這部戲能夠得到廣大觀眾朋友們的認可。”

為適應新時代需求,望江縣黃梅戲研究中心在原有基礎上對劇本進行了修改,讓內容更加緊湊,節奏更加明快。同時,融入望江龍腔元素,力求在唱腔和音樂上有所創新。劇本作曲王太權介紹說:“在傳統黃梅戲表現手法中,融入望江龍腔元素,達到觀眾的喜好和要求。第八場花亭會這一場戲,采用多種的藝術手段,對舞臺的燈服道效景,包括鑼鼓的配合、演員的大幅度表演等,都展現出來了?!?

《剪發記》是望江縣黃梅戲研究中心36部傳統大戲之中的一部,參加演出的全體演員們都表示,要傳承好傳統的黃梅戲藝術,努力把演出水平再提高一個臺階。望江縣黃梅戲研究中心主任陳立表示:“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根據這個舞臺的呈現要求,把劇本做了一些調整和改動,還是想把這個戲打造成一個群眾喜聞樂見,又有一定藝術水準的戲,更好的呈現在安慶黃梅戲展演周。”(全媒體記者金鋒、王翔,通訊員宋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