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灣鎮:“豐”景這邊獨好!
發布日期:2023-10-19 瀏覽次數:29124
金秋十月,稻谷飄香,望江縣楊灣鎮廣袤的田野上水稻迎來了成熟的季節,農戶們搶抓時節開鐮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10月17日下午,在楊灣鎮余埠村的一處稻田里,金黃飽滿的稻谷掛在高高的稻穗上,放眼望去,猶如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從空中俯瞰,稻田一塊連著一塊,在經過高標準農田改造后顯得十分平整。
走進楊灣鎮的水稻種植基地,聯合收割機正在稻田里來回穿梭作業,收割、脫粒、裝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在時令的洗禮下,稻谷經歷了發芽、出苗、長葉,拔節、分蘗、抽穗、灌漿等環節。如今,金黃飽滿的稻穗在收割機的作業下洋洋灑灑,稻香撲鼻,到處洋溢著豐收的景象。
“今年水稻長勢很好,穗頭大,顆粒也比較飽滿,畝產都達到一千七八百斤。”種植大戶李金湖高興地說道。
“全鎮6.5萬畝水稻已完全成熟,正在搶收。”楊灣鎮鎮長周根民介紹,自從完成高標準農田改造后,基本告別了傳統的靠人工打谷子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收割機,過去需要幾個人好幾天完成的工作量現在一到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余埠村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水稻初加工車間項目還投用了烘干房,收回的水稻當天就能烘干歸倉,十分便利。
在楊灣鎮現代化農業產業園的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廠房里,工人們正忙著打包。他們將收回來的農作物秸稈,搬運、裝車,忙碌且有序。
待裝車完畢,開機械的師傅鮑師勝將打捆好的秸稈運輸到倉庫進行下一步加工的準備。“每個月底薪能達到7000元,一年下來我這有七八萬元收入。”家住豐樂村的鮑師勝很滿意在家門口找到的這份工作,每天干勁十足。
“現在每天都有農戶預定收割機,小塊田一天能收割二三十畝,大塊田的話一天收割四五十畝水稻。我們也做好機器的保養和維護,為秋收做足準備。”農機手李葉平表示。
在楊灣鎮,有不少村民和鮑師勝、李葉平一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這是楊灣大力推動現代化農業產業園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成效。
為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步伐,楊灣鎮立足鎮情農情,順應時代要求,放大基層黨建“書記項目”效應,大力推廣“公司+基地+專業大戶”等合作機制,推行“訂單+分紅”“入股+保底+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逐步形成以水稻種植基地為龍頭、育秧中心和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種糧大戶為基礎的產業體系,園區就業人數達到1500余人,切實帶動農戶增產、群眾穩崗增收。
近年來,楊灣鎮不斷完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規劃、新建田間機耕道路、興修排灌溝渠、改造提水站,2023年楊灣鎮水稻種植面積高達6.5萬畝,沿安九線集中打造形成了以曾墩、楊閘、楊灣、豐大4村為主的共2.2萬畝的優質水稻綠色高質高效核心區,預計帶動增收3080萬斤。如今已形成以水稻為主題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水稻種植基地、育秧中心、初加工車間等星羅棋布于全鎮各村內。
農民收成好,農業發展快。下一步,楊灣鎮將把發展水稻種植和完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楊灣鎮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繼續擴大水稻種植面積,讓以水稻為主題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成為加速推進現代農業提檔升級的重要平臺,助力農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大顯身手,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贏。(通訊員:李思賢)
- 上一篇:太慈鎮:全域提升 種田無憂
- 下一篇:望江:秋水淡 秋葉濃 幸與“客”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