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慈鎮:春風化雨潤無聲 科普之花正開時

發布日期:2023-12-05 瀏覽次數:1601

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科學普及大有作為。今年以來,望江縣太慈鎮科協緊緊圍繞“慈愛”主線,弘揚科學精神、豐富科普供給、創新傳播方式,搭建起老婦幼群體與科學之間的橋梁。全鎮目前已成功創建1家省級、2家市級、3家縣級科普示范單位。

d8cc05b5204d66acb667b50dc7fadeb_副本.jpg

黨建引領,健全陣地,強化組織保障。太慈鎮科協堅持黨的領導,突出科普工作政治屬性,健全鎮、村科協組織架構,選優配齊領導班子,鎮黨委委員、村總支委員擔任科協主席,配備專職科普人員20人,兼職科普人員820人,科技志愿服務者121人,統籌做好全鎮科普工作。將科普工作納入年度工作和學習計劃,在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中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科普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和老年教學點等場地,開辟了科普宣傳欄。大力推廣“科普中國”APP,黨員干部帶頭學,不斷提升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和工作能力。

e3ccf20bc51bc8fd31b7a2fed9d6d78_副本.jpg

面向大眾,突出重點,拓展科普內容。根據大眾需求,突出老婦幼重點群體應知應會的科普知識,聚焦衛生健康、醫療養生、應急避險、民俗節日、農業技術等方面科普知識,全年共開展“學非遺 傳民俗 制香囊 迎端午” “心肺復蘇‘救’在你身邊” “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 “生態環境保護科普講座” “保護牙齒科普小課堂” “我們的節日·清明節” “公共衛生健康科普宣傳” “校園安全、交通安全科普講座” “走進心理健康科普 擁抱陽光美好生活” “農業技術種植科普宣傳”等科普主題活動121場,發放科普宣傳手冊2200余份,受益群眾7300余人。充分利用好現有科普示范基地,多次組織中小學生到現場開展研學觀摩體驗,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

fa0bb692ad962e4b1d3febc6b600148_副本.jpg

搭建平臺,豐富載體,創新活動形式。通過“互聯網+”科普宣傳新手段,利用微信、LED顯示屏、展板等方式,增強全鎮居民對于科學知識的了解,積極營造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整合科普e站、“科普中國”APP以及各級科協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資源,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科普宣傳模式。積極發揮“科普大篷車”、科普進校園、科普進村等宣傳活動的宣傳教育作用。今年在白蓮洲村開展“科普大篷車進基層”活動,利用大篷車屏幕滾動播放法治科普小視頻,科技志愿者現場講解法律小知識,向群眾展示了健康生活、視覺體驗、電磁與材料等展教設備,邀請群眾和學生體驗VR眼鏡,身臨其境感受危險情景的真實情況,在學生心中播種下科學興趣的種子。(通訊員 常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