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縣太慈鎮關工委:喜做黃昏頌 幾度夕陽紅

發布日期:2023-12-14 瀏覽次數:1433

望江縣太慈鎮關工委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以“新思想”“新作為”“新業績”為出發點,不斷轉變工作作風,開拓創新。將“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方針貫徹始終,充分發揮關工委職能作用,贏得了廣大青少年的信賴、家長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贊譽。

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太慈鎮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列入全年工作的重點,融入關工工作之中,成立鎮關工委報告團,宣講教育抓住青少年群體和兩級關工組織和“五老”兩個重點,將宣教活巧妙融入教學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以班會、隊會、晨讀時段幫助學生了解黨旗、國旗的含義。各校關工委都開展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征文比賽,手抄報比賽。聯合太慈中心學校、沈沖中心學校邀請教育局關工委宣講團分別到兩校進行宣講。太慈鎮關工委積極向縣級以上媒體供稿,有53篇稿件被國家、省市媒體采用。其中《中國火炬》2篇,安慶關工網10篇,《安徽日報》1篇,《安慶日報》16篇,《大皖》16篇,《學習強國》8篇,為和美鄉村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鼓與呼,充分弘揚了正能量。

普及法律知識,開展護航成長活動。太慈鎮現有“五老”法教分團215人,齊編滿員,各法人學校均有法制副校長,在大力開展八?五普法和法制江淮行活動中,制訂鎮關工委《八?五普法規劃分步實施意見》。一是請司法所、派出所有關專業人員宣講《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規,對鎮、村、校關工負責人進行培訓,使教育先受教育,領會法無禁止即可為,法未授權不可為的道理。二是業務培訓。抓法制宣傳教育,首先是青少年群體,每學期之初都要請專業人士上好法制教育第一課,然后全學年跟進。其中白蓮洲村2021年曾被國家司法部、民政部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今年又被縣關工委推薦申報全國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先進鄉村。

弘揚傳統文化,講好家鄉故事。太慈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鄉鎮,歷史文化名人輩出,文物景點很多,紅色遺址、故事不少。為了不忘歷史,鎮關工委先后參與編寫了中國共產黨望江縣黨史第二卷太慈,太慈地區抗戰紀實,望江地名錄第三卷太慈部分。每年重陽節都組織鎮“五老”和工作出色村級“五老”,開展文化之旅和紅色之旅,與鎮紀委、鎮機關和教育界“五老”共同舉辦“墨韻書廉,清風太慈”書法筆會。舉辦了“悅享夕陽‘五老’”才藝展演,以書法、黃梅戲表演唱、推車燈、廣場舞、古箏、二胡、笛子演唱演奏,盡顯老同志的風彩。大力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助力校園文化節建設工作。以體育為媒,促進學校縱橫交流。參與和協助各校文體活動,參與選送節目的彩排。沈沖中心學校自編的歌舞《洗衣謠》《拍手讀唐詩》上過中央電視臺少兒節目。自創舞蹈節目《我的額吉》在全省二十個節目中獲三等;太慈小學自創節目《黃梅花開又一春》獲市級一等獎;太慈中學在市級體育比賽多次獲獎。在2023年的五屆皖新杯少年足球比賽中太慈鎮沈小、太小分獲冠亞軍。在傳承慈孝文化,家教家風方面堅持常抓不懈。2023年4月28日,鎮關工委與太慈中學關工委共同舉辦了《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演講比賽,參加師生近1100人,同學們以“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紅色家書”的歷史故事和紅色故事,高度頌揚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以身許國,先大家后小家的家國情懷,在稚嫩的口中說出“天下之本在于國,國之本家,家是小國,國是大家”。家風正,則后代正;根子正,則國之正,家風是路燈,家風影響社會風氣。郭河村形成勤耕重讀、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出現了“戶戶有本,五戶有碩,十戶有博”的喜人景象,一個4900多人口的村,出了800多位本科生,61名碩士生,26名博士生,成了遠近聞名的“博士村”。同時出現了帶著重病康復的母親,一輛小車、一頂帳篷、一把吉他唱游中國的孝子汪明輝。

助力鄉村振興,“五老”甘灑汗水。太慈鎮逐步形成了“五老”愛“五老”“五老”帶“五老”“五老”敬“五老”的和諧氛圍。這些老同事離職不離崗,退休不褪色,永保一個共產黨員本色。2021年至今,他們成功調解民事糾紛40余起,息訪12人次,助力了和美鄉村建設。(通訊員 汪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