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發布日期:2024-03-06 瀏覽次數:16899
據汪洋遺址出土文物考證,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
夏、商屬揚州地域,西周時屬舒國,春秋時前屬吳,后屬越,秦時屬九江郡,西漢時屬淮南國,東漢、三國、西晉時均屬廬江郡。
東晉隆安至元興年間(397—404)置大雷戍。義熙元年(405)始設新冶縣,屬豫州晉熙郡。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志》載:“皖出鐵,有鐵官。今懷西望北有古冶跡,武昌口有煉成墩,漳湖之表有煉成畈……椅子、磨叉間有坑礦,縣名新冶,職此之由也。”
南朝陳天嘉年間(560—566)升新冶縣為大雷郡,屬江州。
隋開皇十一年(591)改大雷郡為義鄉縣,屬熙州。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志》載:“陳、隋間,縣有義士助國平時難,隋文帝旌為義鄉。”開皇十八年(598)改義鄉縣為望江縣,屬同安郡。縣城東南的寶塔河一帶曾是長江故道,登城中缽盂山,可一覽江流之勝,故名望江。
唐武德四年(621)改望江縣為高州,屬舒州同安郡。武德七年改高州為智州,屬淮南道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廢智州復望江縣,屬淮南道盛唐郡嚴州。
北宋至道初(995—997)望江屬淮南路舒州。政和五年(1115)屬淮西路德慶軍。
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望江屬淮西路安慶軍。慶元元年(1195)屬淮西路安慶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府為路,望江屬蘄黃宣司安慶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廢司置省,望江屬河南江北行省安慶路。
明洪武初望江屬南京寧江府,洪武六年(1373)屬南京安慶府。
清順治二年(1645)望江屬江南省安慶府。雍正三年(1725),江南省析為安徽省和江蘇省,望江屬安徽省安慶府。
民國元年裁府,望江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屬安徽省安慶道。民國17年廢道,屬安徽省。民國21年屬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4年屬安徽省安慶專員公署。
1949年3月28日望江解放,屬皖北行政公署安慶署。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并為省,望江屬安徽省安慶專署。1968年改安慶專署為安慶地區革命委員會。1977年改稱安慶行政公署。1988年地市合并,望江縣均屬安慶市人民政府管轄。
- 上一篇:無
- 下一篇: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