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楊灣鎮:“稻蝦輪作”走出生態致富路
發布日期:2024-03-22 瀏覽次數:12779
近年來,望江縣楊灣鎮依托河湖水域優勢,利用水網眾多、水質良好資源稟賦,發展“稻蝦”輪作模式進行生態種養,實現“一田兩收”,在稻蝦田間探索出了小龍蝦“致富經”。
在余埠村的“稻蝦輪作”養殖基地里,工作人員正在投發從湖北龍感湖引進的小龍蝦苗,此次引進了經過嚴格篩選和檢測的小龍蝦苗15000公斤,以確保小龍蝦品種的純正和健康。
投放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對一箱箱小龍蝦進行檢查、稱重、搬運。隨后,活蹦亂跳的小龍蝦被投放入稻田內。
“今天投放第一批苗,估計在20多天后可以上市,規格可以達到7、8錢左右。”養殖大戶汪先杰如是說。
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游,這就是楊灣鎮引以為傲的“稻蝦輪作”模式。劉寶貴、汪先杰是楊灣鎮余埠村稻蝦養殖大戶,曾經是漁民,自從2020年,響應國家號召在鎮政府的引導下退捕上岸,他們積極轉業轉產,在余埠村從事“稻蝦輪作”養殖,親身見證了稻蝦種養的革故鼎新。
“我以前捕魚,現在搞稻蝦輪作,稻田農藥化肥使用量減半,成本節約了不少,大米的品質更好了,現在種一季稻養一季蝦,每畝收益約2000余元,一年收入一百多萬元,還帶動周邊二十多名老鄉在我這務工就業,整個經濟效益都提高了。”劉寶貴說。
截至目前,余埠村稻蝦養殖面積達1000多畝。通過跟外省多地經銷商洽談對接,打開銷售渠道,小龍蝦的銷售前景十分廣闊。
“我們余埠村的成品蝦銷往江西、湖南等地,小龍蝦養殖現已成為我們余埠村的一張靚麗名片。 ”楊灣鎮余埠村黨總支書記劉鵬飛介紹道。
楊灣鎮近年來以“千萬工程”為引領,高質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在探索種養新技術上做文章,在完成糧食播種面積的基礎上積極推廣“稻蝦連作”模式,“一田多業”“一地多用”,提高田地的復種指數,一年四季,農戶不歇,田土不撂荒。通過提升稻田使用效率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行稻蝦連作高效模式,既創造了“經濟效益”,又保證了“稻糧滿倉”。(全媒體記者:章婷婷 陳龍 吳園園 通訊員:李思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