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灘鎮:發展特色小經濟??書寫富民大文章
發布日期:2024-10-14 瀏覽次數:1418
近年來,望江縣鴉灘鎮因地制宜科學謀劃,依托本地資源稟賦,充分利用土地空間資源,著力打造新型產業格局,在發展中突出小經濟的聯農帶農作用,激發產業的“造血”“輸血”功能。
庭院經濟讓“方寸地”結出“致富果”
2023年以來,為幫扶村農戶解決庭院閑置地,突出鄉村產業特色,大力發展特色庭院經濟,鴉灘鎮古爐村積極與幫扶單位縣林業局對接,按照群眾意愿和市場調研的情況,為古爐村送來薄殼山核桃、柑橘、桃子果樹苗木437株,花卉、盆栽100余缽,發展特色庭院經濟60多戶,共幫助農戶增收10萬余元。
2024年以來,古爐村大力發展“搖錢樹”工程,共種植642棵薄殼山核桃樹,預計掛果后每株干果產量達20公斤以上,能為農戶創收20余萬元。
板下經濟讓“閑置地”綻放“致富棉”
為充分利用光伏建設土地等資源,進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幫扶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大力支持下,鴉灘鎮楓嶺村大力發展“板下經濟”,通過引進“農光互補”項目,在光伏板下種植直播棉57畝。直播棉每畝能采收籽棉150公斤,除去化肥、農藥、人工等投入,畝純收入能達到400元左右,能有效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2024年以來,鴉灘鎮將光伏發電與農業種植相結合,大力推廣“農光互補”綠色發展模式,利用光伏扶貧發電站板下面積種植直播棉、艾草、雜糧等農作物94.56畝,不僅挖掘和開發土地資源價值,還促進農民增收,推動村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壩上經濟讓“荒蕪地”種出“致富草”
鴉灘鎮三聯村三沖圩,境內圩壩長約2600米、寬15米。春夏壩體兩側雜草叢生,在汛期容易造成壩體滲漏潰堤隱患,給圩內2000余畝糧食作物帶來威脅。
三聯村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到艾草作為中藥材,種植成本低、畝產收入高、管理方便、經濟效益好,且根系發達、能有效覆蓋雜樹、雜草生長,大大節省防汛和大壩管理成本,艾草成熟后還能當藥材賣錢,產生很不錯的經濟效益。
在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后,三聯村決定創新性地在大壩內坡栽種艾草,提高防汛能力的同時,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實現產業發展和防災減災的“雙贏”。整個壩體栽種面積將近120余畝,全村投入16萬余元進行壩體平整及艾草栽種,每畝艾草成熟后收益能達到1000元。(通訊員 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