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刊發中共望江縣委書記汪久清署名文章——《扎實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發布日期:2024-10-30 瀏覽次數:934

2.png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也是滿足廣大農村居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實踐路徑,直接關乎農村居民的根本福祉與身體健康。近年來,望江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千萬工程”建設和美鄉村的決策部署,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全域開展“清潔望江”行動,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突出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浙江“千萬工程”造就萬千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宜居鄉村,其中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望江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邊陲,長江下游北岸,一面負山,三面臨水,丘陵崗地平原并存,地形地貌復雜,村與村之間差異懸殊。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望江縣堅持因地制宜理念,注重保護自然風貌、鄉村特色,實施“一村一策”,加快建設呈現水清岸綠、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美麗鄉村;結合文旅融合發展方向,用經營性項目、景區化思維來謀劃布局,杜絕千篇一律、千村一面;引導農民開展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四旁果園化”,在房前屋后、庭內院外種植銀杏、香榧、油茶、果樹等經濟苗木,發展小菜園、小花園、小竹園、小果園、小茶園等“五小園”,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規范農民新改擴建住房管理,提供不同經濟條件的建筑圖冊供農民選擇,保證色彩、材質整體性、統一性;強化功能區理念,打破村域、鎮域的行政界限,以鄉鎮或若干村莊為單元組團編制規劃,串村成鏈打造示范線、示范片。

突出循序漸進、梯次推進。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可以適當采取一定的規范舉措,但不能采取禁種、禁養簡單粗暴的方式,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循序漸進、梯次推進。在整治一般村方面,望江縣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全面清理各級道路沿線、農戶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田間地頭、公共區域積存垃圾和堆積雜物,做到村莊垃圾不亂扔亂放、污水不亂排亂流、公共設施管護到位、無功能建筑和廢棄廣告清除到位;在提升中心村方面,望江縣結合和美鄉村中心村建設任務,實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動,打造鄉土特色“五小園”8455處,評比縣鄉級“美麗庭院”9510戶;在打造精品村方面,望江縣落實“美麗宜居村莊”和“干凈整潔村莊”建設導則,根據地形地貌和人口聚集規模,因地制宜實施污水治理、改廁和“搖錢樹”工程,完成精品村美麗宜居村莊整治19個,實現干凈整潔村莊整治全覆蓋。

突出干部帶頭、群眾參與。農民既是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政府不能大包大攬,不能代替農民做選擇,不能脫離農民意愿搞建設。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過程中,望江縣廣泛發動群眾參與,通過干部入戶動員、鄉村振興大講堂、板凳會、宣傳單、短視頻等方式廣泛宣傳,推行“門前三包”、村規民約等制度,明確村民主體責任,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村莊自治、環境整治,努力做到院內地面干凈、室內地面干凈、廁所干凈、房前屋后平整干凈,生產生活用具擺放規范、畜禽養殖管理規范;望江縣全面壓實雙包責任,出臺《關于開展單位包村干部包戶“清潔望江”行動方案》,安排33名干部聯系包保135個村(社區)定期到鎮村督導調度,安排124個縣直單位包保幫扶135個村(社區)幫助各村解決廁所、污水、道路、溝渠清淤等問題,安排7570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85340戶農戶。這種幫扶,既增進了群眾感情,密切了干群關系,又有效提升了黨員干部組織群眾、引導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中共望江縣委書記 汪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