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夯實鄉村振興產業根基

發布日期:2024-11-13 瀏覽次數:1135

望江縣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縣和全國油料生產大縣,水稻、油菜是望江縣農業優勢主導產業。近年來,望江縣對接滬蘇浙等地區,通過逐步延伸品種選育、標準化種植、產地粗加工、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科技服務等產業鏈條,全縣現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800余家,不斷推進特色農業“向新”、企業“向強”、鄉村“向美”,正書寫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華彩篇章。

7.jpg

精準補鏈 拓展更寬銷路

近日,記者在望江縣華陽鎮的皖水綠之源智慧農業產業園采訪時看到,一幅現代農業畫卷正徐徐展開。大棚內綠意盎然,辣椒、黃瓜等蔬菜長勢喜人。

“這得益于產業園采用的先進溫室種植技術和自動化灌溉系統,該技術大幅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和質量,培育過程全程無公害,真正實現了綠色、高效、可持續的農業生產。”該產業園負責人高洪強說。

產業園占地507畝,總投資約1.2億元。產業園內建有1座綜合服務中心、4棟新式智能冬暖式四季育苗溫室、30棟智能全鋼架日光溫室,以及56畝的蓮藕池和其他配套服務設施。目前,該產業園已完成4個示范棚建設并投入使用,其余大棚也將陸續啟用。

近年來,望江縣加強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精準補鏈,一批引領式、補充式、填空式、延伸式、增強式重點項目的實施,有效推動了望江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全面升級。

在漳湖鎮回民村,蔬菜種植大戶吳克儉每天忙碌在棚里棚外,為蔬菜采收做好準備。吳克儉在回民村種有80畝大棚蔬菜和200多畝露天蔬菜。為了擴大生產規模,他將村集體冷庫租下,以便存放自己種植的蔬菜。如今,吳克儉種植的蔬菜品質好、賣相好,深受滬蘇浙地區客商歡迎。

“現在得益于村集體建設的冷庫,家里種植的蔬菜不愁沒地放了,收入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吳克儉感慨地說。

“如今回民村蔬菜種植漸成規模,現有大棚蔬菜400多畝,對冷鏈需求較大。”回民村黨總支副書記馬國兵介紹,2023年,村“兩委”整合項目資金35萬元建設了一個1300多平方米的冷庫,用于出租,滿足本村蔬菜、瓜果、牛肉等農產品的冷鏈需求。

除長江流域農副產品冷鏈物流基地外,望江縣正在建設的水稻產地初加工、稻米深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7D菜籽油加工、農產品電商物流園、糧食儲備中心等項目,均在同步助力望江縣農業產業加工物流進一步提檔增效。

8.jpg

科技賦能 做強“精品農業”

立冬時節,望江縣皖水綠之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智慧農業蔬菜種植基地,處處生機勃勃,村民們忙著采摘新鮮蔬菜。

在蔬菜育苗大棚里,智能灑水機正在對辣椒苗進行精準噴灌。這座大棚采用智能控制系統,棚內裝有多個傳感器,配套數字智能裝備,能根據所種蔬菜的特性,自動調節光照、溫度、水肥等,實現蔬菜優質高產。

“這是我們馬上要移栽的辣椒苗,通過我們灑水車進行灑水,灑得比較均勻,長得也整齊。以前我們根據天氣,熱的時候多灑幾遍,這個灑水沒有一定的規律,看天氣、看濕度。”該公司管理人員姚春慶說。

這家公司以高端設施蔬菜種植為主線,打造智慧農業研發區、數字農業場景應用樣板集成示范區、綠色農產品線上線下展示區等六大功能分區。蔬菜種植基地建有16座大棚,于2024年6月份投產。待所有項目完工后,可帶動周邊200名村民就業。

如今,望江縣在現代農業發展實踐中,立足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運用新模式、新技術做大做強“精品農業”,以智慧農業引領鄉村振興,以和美鄉村建設提升鄉村品質,開辟出了一條全新的現代農業產業通道和農民就業創業增收通道。

推廣良種、良方、良法,提單產、增品質;培訓農業技術人員及種植大戶超5000人次;與農科院校等科研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專家深入農作物種植現場開展技術指導服務……

近年來,望江縣與中國農科院、中國水稻研究所等大院大所的深度合作,以科技支撐強化科學田管,請知名專家下田“把脈”,通過一系列科技手段,深耕優質水稻,發展高效農業,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

9.jpg

植根文旅 加速三產融合

圩上花田景區位于望江縣漳湖鎮回民村,近年來,回民村依托圩上花田景區,因地制宜打造鄉村“IP”,既帶來了網絡流量,又帶動當地旅游、餐飲、住宿發展,增加了旅游產品的有效供給,真正將“流量”變為“留量”,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活力。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回民村一家名為“老船工”農家樂看到,餐廳里面熙熙攘攘,到處都是就餐的游客。

農家樂負責人董金財忙得不亦樂乎,激動地對記者說:“大部分都是親朋好友結伴而來,對我們農家樂菜品很感興趣。今天是周末,客人比平時多了一倍。”

“我們在短視頻平臺看到回民村的稻田美景,趁著周末陪家人來這里轉轉,放松一下。”正在就餐的安慶市民王先生說。

回民村的特色農家樂也跟著這波“流量”沾了光,改變了“一季經營,三季歇業”的窘境。如今,回民村手握“流量密碼”,錨定“體育+旅游”賽道,發揮“體育+經營”的鄉村運營模式,努力將回民村打造成為知名的“體育競技村”“網紅村”。同時,對村內的“美”“味”“俗”進行深度挖掘,并結合回民特色,以及四季不同的風景策劃“全牛宴”“油菜花節”等專屬節日,讓資源盤“活起來”、把業態做起來、把人氣吸引過來。

2023年,回民村入選安徽省首批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回民村立足鎮域內文旅資源優勢,投資6800萬元,申報了16個精品示范村重點工程項目,打造以渡江戰役紀念館為核心,紅色文化旅游帶、綠色農牧發展帶、金色農旅觀光帶“一心三帶”鄉村振興示范區。

在打造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過程中,回民村與浙江天演維真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村企結對共建合作,通過引入滬蘇浙地區社會資本,以多元化文旅項目實現鄉村真正的“造血”功能,回民村特色競技小鎮項目由此應運而生。

經過一年的建設運營,回民村成功舉辦了“文旅漳湖杯”“村BA”“村羽杯”等主題體育賽事活動10余場,線下引流累計5000余人次,線上引流累計10萬余人次;建成超大水上樂園、上千平方米規模的星空露營餐廳、專業的卡丁車賽道等項目,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旅游打卡,將體育賽事打造成為具有本土特色的鄉村“IP”,預計2024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加20萬元收入。

看著游客越來越多,村子越來越好,回民村黨支部書記劉衛東越干越有勁。

“接下來,將借打造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的東風,持續完善回民村基礎設施,將回民村特色農業與紅色、文旅等元素有機融合,給游客更好的體驗感。”劉衛東說。(通訊員:嵇奕華、羅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