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持續推進耕地恢復 扛牢糧食安全責任
發布日期:2024-12-20 瀏覽次數:941
2024年是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的改革之年。望江縣在穩住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上持續發力,堅決做好耕地恢復大文章,扛牢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在望江縣長嶺鎮板橋村,大型機械正在清除雜樹雜物,對土地進行平整。這些土地之前都是耕地,近年來,由于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勞動力缺乏,耕地出現拋荒和流失。板橋村按照工作部署,對拋荒流失的耕地逐年進行恢復。長嶺鎮板橋村村委卓偉介紹說:“對于恢復后的耕地,比較零散的地塊,我們動員老百姓自己耕種,對于集中成片的地塊,我們通過土地流轉,用于村集體發展特色產業,不發生土地拋荒,同時解決群眾就業,增加群眾收入。”
耕地恢復的關鍵是農業生產。今年,板橋村在去年的基礎上,計劃恢復耕地200畝。通過統一規劃,一部分土地發展集體產業,一部分承包給種植能人。村民穆國根是當地的種植大戶,今年,他從村里承包土地40畝,種植冬小麥和冬油菜。
“以前地里雜樹雜草挺多的,去年村里面把它恢復過來,今年承包給我,我第一年種小麥,要是種得好的話,管理得好,大概畝產500斤左右。”長嶺鎮板橋村種植大戶穆國根說。
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恪守以補定占要求。望江縣通過高位推動,在2023年找回耕地11000余畝的基礎上,望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細化業務指導,將2.3萬畝的林地按耕地管理的圖斑、耕地流出圖斑,2023年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核實處置中4000畝“預調出待整改”圖斑形成一張圖,將這類圖斑的矢量數據,全部轉化成奧維地圖格式,下發全縣各鄉、鎮,便于快速高效進行圖斑的核查和整改,形成“全縣一盤棋、擰成一股勁”的工作格局,確保耕地恢復抓出成效。同時,深入廣泛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廣大群眾對耕地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截至目前,望江縣已恢復耕地5640畝,為2025年的縣域經濟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預留出足夠的用地空間。同時新增耕地1400畝,已全部備案入庫,
望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曹長根表示:“今年我們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補充耕地工作,不搞簡單化、不搞一刀切,并加強恢復后的耕地的后續管護,由村集體統一流轉,確保恢復后的耕地能夠持續種植、創造效益。”(全媒體記者金鋒、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