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三治一體治理農村黑臭水體變“民生清單”為群眾“幸福賬單”

發布日期:2024-12-20 瀏覽次數:3256

今年以來,望江縣集中要素實施農村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民生工程,先后投入資金5587.44萬元,對8條農村黑臭水體進行綜合整治,昔日黑臭水體,蝶變美麗河湖,“民生清單”逐步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賬單”。

統籌施治整合資源。印發《望江縣全面開展農村凈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環境整治、農村改水改廁、中小河流治理等工作統籌推進,整合和美鄉村建設資金近5.2億元,完成18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清理村內溝塘3400余口。2024年全縣完成水利工程投資17.89億元,持續推進河流湖泊綜合治理,加快補齊水利建設短板,全方位呵護水環境。

水岸同治一體推進。堅持水岸同治、標本兼治的治理思路,全方位調查分析水體黑臭成因、水系水源特點及地理位置等,詳細制定“一水一策”整治方案,通過內源與外源同治、岸線與水體兼顧、治理與修復結合,加強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銜接,完成改廁8000戶,推動建立畜禽糞污收儲運體系,經整治后的8條農村黑臭水體特征性指標(透明度、溶解氧、氨氮)監測結果均達標,水域生態環境向好恢復,實現河暢、水清、岸綠、生態美。

以用促治生態富民。堅持管用結合、長效長治,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建立健全按季考核等長效機制,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第三方專業化運維。將河湖長制向農村小微水體延伸,對完成整治的農村黑臭水體,納入河湖長制管理,同時注重發揮公益性崗位和村民自治的作用,明確專職或兼職人員,開展定期巡查管護,及時清除水體漂浮物和沿岸垃圾。合理利用農村水體資源,因地制宜栽種水生經濟作物,放養魚、蝦、蚌、螺等,推動以用促治,把水資源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年實現鄉村休閑旅游營業收入6億元,有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通訊員 胡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