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泉鄉河南村:"堡壘"建在項目上
發布日期:2022-12-01 瀏覽次數:1020
望江縣涼泉鄉河南村位于泊湖之濱,整村依華陽河堤壩而建,緊鄰大治圩。經年累月伴水而居的河南群眾,早期逢大汛之年,洪水漫堤讓大家都苦不堪言。2021年年底,國務院重大水利項目華陽河蓄滯洪區工程開工建設的利好消息傳來,涉及河南村安置點拆遷安置群眾共345戶1562人,占全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二。
“當時我是既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工程實施后,老百姓們就可以避免遭受大汛水患了,擔心的是拆遷戶數多,換屆后的村‘兩委’班子一點拆遷工作經驗也沒有。”河南村黨總支書記金國良介紹道。“為了積極穩妥推進安置點建設,黨總支研究決定,將此項工作定為‘書記項目’頂格推進、頂格落實!”
“書記項目”實施后,河南村黨總支打造了“黨旗在一線”黨建品牌,從黨總支書記到黨員,分別劃片包保安置點拆遷安置協議簽訂責任區域。在每個月的主題黨日活動中,金國良都會把安置點建設工程進展、拆遷安置協議簽訂進度通報給村里的黨員們,大家比方法、比成效,都想著自己包保的區域率先完成既定目標。
黨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工作總體進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這過程中,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拆遷安置的群眾中有六十年代從后山地區搬遷過來墾荒的老一代,他們在這里筑壩保圩、建房成家,辛勤勞作了一輩子,不愿離開熟悉的地界。越是吃勁的時候,越要拿出做群眾工作的看家本領,金國良就帶著村“兩委”班子、骨干黨員一個屋場接著一個屋場的開群眾會,挨家挨戶的上門宣傳拆遷安置政策,與在外務工的群眾打了一通又一通的電話。村民中有一戶村民兄弟兩個都在江蘇務工,工作比較忙,電話溝通的時間有限,態度比較模糊,為了不耽誤整體工作進度,金國良帶隊選了個周六開車到當地去面談,當天就順利簽訂了協議。
如今的河南安置點,一排排嶄新的三層小樓整齊劃一,配套的商超、農產品服務中心都在小區內建好了,345戶群眾全部簽訂了拆遷安置協議,都盼著能早點搬到新房里。“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完成綠化、美化、亮化等市政配套工程,讓群眾安安心心的搬進來、住下來!”金國良說道。(通訊員 唐璐)
- 上一篇:“山水”有文章 幸福看涼泉
- 下一篇:雷池鎮:五抓五促推進鄉村文化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