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文章 幸福看涼泉

發布日期:2022-12-01 瀏覽次數:1194

太陽山位于望江縣涼泉鄉境內,大多數縣城內90年代出生的人,學生時期對于春游的印象便是徒步到此處登山看景。如今的太陽山相較彼時更加茂密蔥郁,山峰上松柏交匯,經常能看見野雞、野兔自由穿梭,一派生機盎然。

“1949年4月20日,陳賡將軍夜宿陳氏宗祠,部署渡江戰役事宜。”渡江戰役二野四兵團司令部舊址陳氏宗祠坐落太陽山腳下,前后共三進的徽派庭院,古老的青磚黑瓦,無聲地訴說著歷史的故事。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涼泉鄉圍繞望江境內發生的渡江戰役“華陽、蓮洲-溝口、楊灣三線起渡”史實,對陳氏宗祠進行了內部布展,接待了超120余家單位和團體參觀學習。

因太陽山所蘊含著深厚的革命歷史和紅色教育意義,“太陽山講堂”成為了涼泉鄉主題活動黨日活動的重要環節,黨支部書記聚焦基層黨建、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帶頭領學,廣大黨員走上講臺分享心得體會、坐上群眾家的小板凳解決問題,在“深學”中傳承紅色基因,在“篤行”中賡續紅色血脈,有力提升了組織生活質效。

在涼泉鄉,不僅太陽山這一座山有文章,位于韓店村的祈雨山,空氣清新,負氧離子豐富,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這里經營著祈雨山林場和祈雨海棠花家庭農場共計380余畝茶園,培育種植了紫云尖和黃金芽等優質茶葉品種,自有品牌“祈雨云尖”“祈雨云霧”等種類茶葉幽香持久,味濃鮮爽,在鄉內外廣受好評,這里不僅茶好,帶動效益也好,輻射帶動周邊380多戶農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條“茶香”帶“人富”的鄉村振興之路。再看位于涼泉鄉團山村的白馬山旁,原先是老工業基地,目前閑置下來的廠房被團山、泊湖等4村聯合承租創辦了新能源顆粒燃料廠,回收秸稈和廢棄樹枝,加工生產環保燃料,村里的老百姓往廠里拉一三輪車原料就能賺至少60元,參與經營的村年均增收10萬元,白馬山旁的老百姓又迎來了致富的新希望。

泊湖、嵐桿湖、武昌湖環繞涼泉周邊,華陽河穿境而過,鄉內水域面積最廣的壬辰占村今年將“書記項目”的文章做到了“水”上,村黨總支和駐村工作隊外出江西等地考察后,以村集體的名義將光伏板下3000畝水面承包了下來發展魚光合養,主要養殖四大家魚,投資了150萬元在水域附近建造了恒溫養殖池,主要養殖鱸魚、鱖魚等,村里人世世代代與水為伴,熟悉養殖技術不在少數,發展漁業養殖和銷售,帶動了近80人就業,為村集體增加了50萬元收入。集體經濟有奔頭了,在“水”上做好民生文章是壬辰占村黨總支的又一個課題,除了帶動就業促進增收外,經村黨總支研究決定,免去了全村820戶農戶自來水費,由村集體資金代為繳納,實實在在將“水”帶來的收益送到了每一戶村民家中。“壬辰占村自古向‘水’而生,如今向‘水’而富,才是我們實施‘書記項目’最好的成效。”涼泉鄉壬辰占村黨總支書記楊木水說道。

在華陽河旁的河南村,一排排新建的樓房宛若城市里的整齊規劃的居民小區,這里就是華陽河蓄滯洪區河南安置區建設點,自去年工程啟動以來,為了積極支持蓄滯洪區建設,使村民們免于遭受水患,河南村黨員干部們一個接著一個屋場的開群眾會,逐戶講解搬遷政策,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順利完成了345戶1562人拆遷安置協議簽訂工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涼泉鄉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在‘山水’上做好文章,把看得見的自然資源之美,轉化為群眾內心的舒心愜意之美,讓幸福之花在涼泉的山水田園中競相開放。”涼泉鄉鄉長徐祝青說道。(通訊員 唐璐)